看血常规主要是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4个指标,其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主要反映有没有贫血,而白细胞主要是反映免疫功能的指标。
当我们被外界的病菌所侵袭的时候,白细胞里面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就会游走以及释放和吸附在病菌的周围,产生一系列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炎症反应。这个时候身体除了有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等的表现之外,白细胞的数量也会增多,而且通常是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的,所以如果要看炎症的指标,除了要看白细胞的总数之外,记得还要看一下中性粒细胞细胞的比例数。
正常的时候,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70%的,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超过了80%,甚至更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明显地指向是有细菌感染的因素存在的。如果相反,仅有白细胞高,但是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是正常的,这个时候炎症感染可能性就不是特别的大。
还建议要加测像是C反应蛋白又或者降钙素原等等的指标,这样就有助于判断这个炎症到底是个真炎症还是假炎症。记住了,当诊断困难的时候,还要多查两项,这样子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
-
-
再障血常规看什么指标
李庆山 主任医师
-
-
食物中毒的血常规指标
李芳 主任医师
-
-
从血常规如何看淋巴癌
黄汉超 主任医师
-
-
血常规白血病看哪几项
饶进 主任医师
-
-
骨转移的血常规指标有哪些
黄刚 主任医师
-
-
病毒感冒血常规怎么看
邢艳利 主治医师
-
-
病毒感冒血常规看哪项
病毒感冒血常规需要看白细胞以及白细胞分类的情况。病毒感冒的患者通常血常规会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下降或者白细胞计数正常,往往还会存在淋巴细胞比例的下降。患者如果符合这些特征,通常提示患者可能会是病毒性感冒,对于病毒性感冒这种情... 详细»
-
-
细菌感染血常规指标是什么
血常规检查时如有出现白细胞明显的升高,且出现以中性粒细胞偏高为主,引起发热的反应的情况,说明患者存在细菌感染的表现。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感染源,在感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药物的治疗以及感染的控制。临床对于细菌感染,... 详细»
-
-
血常规24项指标的意义
血常规主要是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以及血液中的比例。白细胞参与人体的免疫反应,其中嗜中性白细胞是最重要的免疫细胞,还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等。如果上述细胞显著减少或增加,就会影响人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