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简介:长期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种原发性肾脏病,包括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肾间质性疾病如药物性肾损害等继发性肾损害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各种血液净化技术。
蛋白尿的自我检测方法,只能是通过眼睛观察。如果有蛋白尿的话,尿液中由于表面张力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丰富的泡沫。但是,不能反过来说有泡沫就是蛋白尿,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因为在社会中经常接受这样的咨询,引起一些恐慌。
其次对于一些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的患者,也鼓励自己检测一下尿蛋白,因为尿蛋白到医院检查,费时、费钱又费力。在网上的一些商城,是可以买到尿蛋白的自测的试纸的,非常方便,但是容易失效,要注意失效期以及保存条件,在干燥和适当的温度的环境下保存。
还有一些办法是通过磺基水杨酸法,直接滴进尿中,看看有没有沉淀来判断,目前也能买到这样的试剂。
还有一种办法是用试管烧尿,看到沉淀以后加醋,看看消不消失,如果能够溶解的是盐类,不溶解的就是蛋白尿。这些方法在网上找一找,都能够找到具体的操作方法。
-
-
怎样降蛋白尿
蛋白尿是肾内科常见的一个临床表现。它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蛋白尿的来源。常见的疾病有慢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原发或者是继发性的肾脏疾病。首先做一个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蛋白定量比较小的话,那么给予保... 详细»
-
-
蛋白尿的症状
在正常尿液检查蛋白常规定性试验阴性中,若显示尿蛋白为阳性,则称之为蛋白尿。在平日里蛋白尿可早期发现,观察尿液里面是否出现泡沫。若泡沫持久未能消退,应立即前往医院做尿检。故而在生活中应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受到蛋白尿的影响。 详细»
-
-
蛋白尿的原因
正常尿液的颜色为浅黄色或无色,当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时,会出现蛋白尿,蛋白尿的出现主要是由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会使肾脏的滤过障碍出现问题,从而降低肾小管吸收蛋白质的能力,使尿中的蛋白质升高并形成蛋白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