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红梅 主任医师
简介: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杂病,尤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消化道溃疡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脾肾阳虚多是由于感受寒邪较重,或者是久病耗伤脾肾的阳气,或者是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者是其它脏腑的亏虚,累及到脾肾两兆,而引起的脾肾阳虚。
辨证上,我们用中药来补肾健品,如服用的中成药,像健脾丸、归脾丸、肾气丸、右归丸这些,也可以到正规医院的辨证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平时我们要注意保暖,适时的增减衣物,避免感受寒邪,要适当的运动,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增强体质,振奋阳气。
也可以吃一些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补脾阳作用的食物,像狗肉、羊肉、韭菜、辣椒、肉桂这些,忌食性质寒凉、易伤阳气或者是滋腻厚味、难以消化的食物。
-
肺气虚的诊断
肺气虚顾名思义就是肺气虚肺的生理功能减弱少气乏力,稍微做点劳动或者运动就会觉得气很喘,呼吸气促。并且,肺气虚的病人身体的免疫力或者抵抗力低下,就很容易会造成一些感染,容易导致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的症状。特别是在天气干燥... 详细»
-
肺气虚的病因
肺气虚又称为肺气不足。指肺的生理功能减弱而致肺气不足。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为气短乏力,声怯懒言,痰多清稀,自汗畏风,易感外邪,面色白,神疲乏力,稍有劳累则气喘吁吁,多见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或细弱。 详细»
-
水肿气虚血瘀
水肿通常是中医病名,气虚血瘀通常是指气虚血瘀证。水肿气虚血瘀证是气虚推动血液无力,导致血瘀和气虚的病理现象同时存在影响三焦气化功能导致的水肿,需遵医嘱用药治疗。气虚血瘀证引起的为水肿,患者的轻重程度不一,一般是四肢或全身...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