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丹敏 主治医师
简介: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及急危重症抢救,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有较丰富的经验。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患者有无相关的症状及基础心脏疾病,其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发作时心率失常的控制与预防复发、去除病灶和改良基因等。
一般来说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无明显相关症状的良性心律失常,如偶发早搏等不需要特别的治疗。针对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通过改变自律性、改变传导性 、改变动作电位时间及有效不应期等作用来治疗心律失常,常用的有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美托洛尔、比索洛尔、伊布利特、安碘酮、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任何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都可能存在致心律失常作用,要谨慎选择,密切监测。
非药物治疗包括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比如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还有电学治疗,包括电复律、心脏起搏器植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和消融术以及外科手术等。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可用于终止多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在药物治疗前或同时使用。电复律及电除颤,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但是防止复发还需应用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适用于缓慢型的心律失常。ICD对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颤动有自动识别、自动施以阶梯式治疗措施的功能,可有效降低心脏性猝死的死亡率。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应用电生理检查技术,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别,找到产生或维持该心律失常的关键部位。通过导管电极施以射频电流使局部的心肌变性,使心律失常失去发生和维持的解剖生理基础,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常见的外科手术,包括切断异常房室旁路或者房室交界区的直返环路,来治疗阵发性室上速,迷宫手术治疗房颤,左侧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长QT综合征,室壁瘤切除手术治疗相关的室性心动过速等。
目前已有不少被介入所取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基因治疗心律失常也在探索之中,如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生命起搏,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去除致病基因等。
-
-
如何治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就诊于心血管内科,是心脏活动的起源或传导障碍,进而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异常的症状。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可单独发病,也可伴发于其他心血管病。且心律失常的预后与其诱因、病因以及演变趋势或是否导... 详细»
-
-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原因
冠心病心律失常是指心肌梗死后出现瘢痕组织以及心脏心肌缺血,累及起搏传导系统,常常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冠心病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心肌病、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 详细»
-
-
心律失常的保健护理
心律失常是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心脏问题之一,心律失常是心脏搏动频率、起源和传导速度等等产生异常。心律失常的原因一般是由患者自身的心脏病变诱发导致的,神经系统失常、内分泌失常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是导致心律失常的病因之一。严... 详细»
-
-
心律失常要怎么治疗
心律失常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患上此病的几率非常大。心律失常大多数是由于一些器质性的心脏病引起的,如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等。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非药... 详细»
-
-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哪些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由于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而引起,患者在临床上通常以心跳不规则、心跳过慢以及心跳过快为体征。随着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逐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