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川 副主任医师
简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
这个话题讲起来非常的大,糖尿病的诊断是需要抽静脉血来进行诊断。但是监测血糖,有糖尿病病人经常会到医院去就诊,医生就诊会看在家里监测的血糖,这里一般指的是指尖血糖。指尖血糖到底是测空腹的还是餐后的?是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还是早餐前 、餐前、晚餐前和睡前?有这么多时间点要测什么时候的血糖呢?另外测了血糖之后多少算是正常?什么时候需要进行药物的调整?这是大家关注的。
如果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怎么测量,第一个原则上希望糖尿病病人测的点越多越好,比如一天可以测4次、7次。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至少会测4次,有的会测7次或者8次。但是十指连心,测指尖血糖是扎指尖的指头来进行血糖的监测会非常痛,要一个人在家里每天测4次 7次实际上是不可能长期坚持的。这种情况下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血糖监测的策略,如果糖尿病的血糖都控制得非常好了,而且是生活方式来进行血糖控制,这时要求测定血糖的频率可能会比较少,也可能一周测一次空腹、测餐后。如果糖尿病病人正在进行口服药物治疗一般血糖控制都可以,要求每周测量2次到3次。测量2次到3次不局限于空腹的血糖,可能还会要求测量餐后、睡前的血糖。这是另外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糖尿病的患者血糖都控制得差要么低血糖、要么一直都是高血糖而且症状都非常的典型,这时测量血糖的频率会更加多一点,这是一个原则。
总体来说血糖控制得越好测量的频率越少,希望知道全天的血糖谱 不局限于空腹血糖。比如昨天看的门诊病人以为自己的血糖很好,结果他一个月只测了一次,而且只是空腹的血糖。一个月之中实际上只测一次指尖血糖频度是远远不够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人一天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非空腹的状态,这时除了测定空腹血糖之外还需要测定非空腹的血糖,所期望的是空腹血糖和非空腹血糖都在目标范围之内。一般空腹血糖期望<7.0mmol/L,非空腹血糖低<10mmol/L,这是一般的情况。有的病人年纪非常大、病情比较重会适当的放宽血糖控制值。如果非常年轻血糖会要求更加严格一点,希望血糖尽量的正常化,这是指尖血糖的监测。
另外如果患者经常到医院去规律随诊,会经常要求病人抽血查糖基化血红蛋白指标。这个指标有一个好处,可以反映患者既往8~12周的平均血糖。指尖血糖只是反映某个时间点的血糖并不能反映平均血糖。对于平均血糖的反映需要糖基化血红蛋白指标,这个指标是需要抽血进行检测。一般而言对于糖尿病患者,希望他的糖基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的范围之内。如果很年轻没有什么并发症,状态非常好的可能会要求血糖控制更好一点,糖基化血红蛋白<6.5% 这是一个目标。糖基化血红蛋白指标一般会要求每3个月测定1次,实在不行的每年测定2次。如果治疗方案改动或者出现了急性应激的情况,可能测定的频率会进一步增加。
血糖的测定包括两个部分,第一自我的指尖血糖监测;第二抽血监测,每三个月去进行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反映平均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测定非常重要,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是控制血糖的金标准,这里强调糖尿病患者每3~6月进行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测定。
-
糖尿病生气的危害
生气或者其它情绪剧烈的波动会引起血糖的波动,有时还可引起血压的明显升高,故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的生气、激动或者兴奋,以免影响身体健康。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 详细»
-
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中医又叫消渴症。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 详细»
-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没有糖尿病,而妊娠期间发生高血糖。筛查方法是在怀孕第24周和第28周之间饮用50克糖水。一小时后,检查血糖。如果血糖水平超过标准,则需要进一步诊断,尿病孕妇的临床经验复杂,对母婴双方都有很大危害,必... 详细»
-
糖尿病基因检测:揭秘糖尿病基因密码 提前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数据触目惊心:在中国,每100个成年人中,就有11个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累及全身:这种代谢疾病的并发症高达一百多种,如视网膜病、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肾病等;糖尿病药物多如牛毛:胰... 详细»
-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糖尿病病人如何食疗?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病人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