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简介:长期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种原发性肾脏病,包括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肾间质性疾病如药物性肾损害等继发性肾损害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各种血液净化技术。
如果尿液中出现了蛋白,一定是肾脏损伤的标志。通常建议这类人群连续做尿蛋白的观察,如果持续出现尿蛋白,就是肾脏病或者肾炎。而这种表现是所有的肾炎,包括原发的、继发的肾炎的共同表现。
下一步就是要鉴别有没有系统性疾病,比如有没有糖尿病、肾病、狼疮、紫癜肾炎,以及病毒感染,包括乙肝病毒相关的肾炎、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其它病原体的感染。
因此,有蛋白尿意味着肾脏病,但是这种蛋白尿一定要强调的是患者持续出现的蛋白尿。对于一过性的或者偶尔一次的蛋白尿,可能跟运动或者发烧引起的一过性蛋白尿有关,它跟持续性的蛋白尿有所不同。
-
-
随机尿蛋白正常范围
随机尿蛋白检检测应该是阴性的,如果是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话,正常范围应该在小于0.15克。对于正常人来说,通过检查尿常规是检测不到尿蛋白的。当出现的尿蛋白阳性的时候,就提示有肾脏相关疾病,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详细»
-
-
尿蛋白阴性正常吗
尿蛋白实际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但是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加重体内的营养蛋白丢失,出现浮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正常人尿蛋白,是150个毫克以下,如果超过这个正常范围,达到了30毫克每分升,一般会在小便常规的报告中呈现一个... 详细»
-
-
什么是尿蛋白?尿蛋白有哪些危害呢?
我们都知道,尿液要排出体内是要经过肾脏这个大器官进行过滤的,把人体所需的物质过滤存留在人体内。这些具体的物质主要是一些蛋白质以及其他的营养物质,而一些废物、垃圾就要被过滤以后排出体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