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腹泻需要结合两方面的临床症状。
首先,排便次数的增多是一个重要指标。正常成人的排便次数一般是每天一次到三次,如果排便次数超过三次以上,就要考虑是腹泻。严重者可能会腹泻10余次,这很容易导致脱水,因此需要及时就医。
其次,粪便的性质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正常的大便是成型的,如果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通常含水量超过了80%,或者觉得很稀薄的大便,就被认为是腹泻。有时大便还可能伴有粘液、脓血、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腹泻通常伴有排便的紧迫感、肛门不适、腹痛和呕吐。急性腹泻常见于急性胃肠炎,而慢性腹泻可能由肠结核、炎症性肠病、结肠肿瘤、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引起。
因此,凡是有腹泻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或进行适当治疗。在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调整,例如可以喝粥、面条,避免生冷、辛辣、粗纤维的食物,以减少肠道的负担。
-
-
慢性腹泻和急性腹泻的区别
腹泻是指每日3次或3次以上稀便,大便量增加与原因不明,持续2周以上或反复发作。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便、腹泻、腹痛等症状。慢性腹泻和急性腹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腹泻。慢性腹泻指的是持续时间较... 详细»
-
-
慢性腹泻指腹泻至少超过多久
慢性腹泻是指腹泻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周或3周以上的一种疾病,通常持续时间更长,可一直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慢性腹泻可能是由多种疾病或疾病组合引起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道感染、胃肠道道功能障碍、食物过敏和营养不良等。症状上,慢性... 详细»
-
-
化疗腹泻,能吃治疗腹泻的药吗
化疗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在化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能吃治疗腹泻的药物。首先,化疗期间患者的身体非常脆弱,免疫力通常都比较低,一些治疗腹泻的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排空延缓,导致药物停留在胃肠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