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东诞 副主任医师
简介:心内科复杂的急重症抢救,尤其是对顽固性心衰、严重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等的抢救治疗。
心力衰竭的临床检查相对简单。要判断一个病人是否心衰,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初步了解心脏功能。例如,通过检测脑钠肽或其前体,如果数值升高,就可以初步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有心衰的表现。但需要注意的是,BMP(脑钠肽)的升高并不完全是由心衰引起的,它也可能是肾衰或肺部疾病引起的。并非所有的心衰都会导致BMP升高,有时候即使BMP值正常,病人也可能存在心衰。
除了血液检测,我们还需要从体检方面入手。临床的4处叩听是必须要进行的检查,通过听诊可以发现心脏功能的下降,可能会听到第三音或第四音,也就是常说的奔马律,或者是心律失常的改变,以及心脏的杂音。此外,体检时还需检查肺部是否有啰音,下肢是否有浮肿,这些都是判断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初步检查还包括心电图,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是否有心脏负荷的增加。胸片检查可以观察心脏是否有扩大,肺部是否有淤血等表现。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可以进行心脏彩超,以了解心脏的大小和射血功能情况。更深入的检查可能包括心脏CTA、心脏核磁共振或活动平板检查,具体是否需要进行这些检查,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
心力衰竭的分级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四级,以下是分析:1.一级:一级心力衰竭是指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无明显的症状和不适,即使在体力活动时也没有不适感。这种状态下,患者的心脏功能正常。2.二级:二级心力衰... 详细»
-
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脏疾病,许多罹患该疾病的患者都会遭受巨大的折磨。哪些情况会诱发心力衰竭?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有效预防心力衰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的刘丽娟副主任医师为我们解答这两个问题。 详细»
-
心力衰竭的分级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心脏内的静脉回心血无法完全排除心脏,静脉系统中血液淤积,而动脉系统中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的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和静脉腔淤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