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升云 主任医师
简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结石、尿路感染、痛风肾、肾虚证等)、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肠胃病等.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
当出现蛋白尿时,首先需要判断蛋白尿是由什么疾病引起的。例如,如果是肾病综合征,并且是微小病变型,那么使用激素治疗通常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是膜性或膜增生型肾病,可能需要在小剂量或中等剂量激素的基础上,加上细胞毒药物,如他克莫司或MMF等进行治疗。对于小剂量蛋白尿,还可以采取非特异性治疗,比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或者使用ARB类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等,选择其中一种即可。此外,还可以使用CCB类药物,这是一种降压药,如氨氯地平,既能降低血压,也能减少尿蛋白。如果蛋白尿合并糖尿病,并且有糖尿病性肾损伤,使用达格列净治疗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中医中药也可以使用,例如在肾功能不全且有大量蛋白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黄芪、丹参、川芎、熟地、蚕砂等药物组方治疗。通常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优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
-
早晨蛋白尿
如果早晨尿检发现有蛋白尿的话,可能说明肾脏有所损伤,比如说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蛋白尿。但如果是第一次发现的话,一般为了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建议改天再做一次复查,而且要在避免... 详细»
-
蛋白尿分度
蛋白尿的多少往往代表了肾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比如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属于少量蛋白尿。1-3g之间,属于中等量的蛋白尿,大于3克,属于大量蛋白尿,而且蛋白定量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需要专科诊治下定期复查... 详细»
-
紫癜性肾炎尿蛋白尿隐血3
紫癜性肾炎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和肾病综合征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具有高发生率和复发率的特点。其中,尿蛋白和尿隐血是该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尿蛋白是指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进入尿液中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对大部分蛋白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