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5月11日是我们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我请到了几位减重方面的专家来和我们网友聊一些关于减重话题。首先我请到的是我们第四人民医院减重体重管理中心的临床营养科专家吴金玉吴老师。
问题1:不吃米饭和面食会很快瘦下来吗?
吴金玉医生:通常情况下,不吃米饭和面食是可以帮助减肥的,但是我们一般不建议患者采用这种方式减肥。
米饭和面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短时间内不吃米饭和主食可以减肥,是因为减少了能量的摄入。如果长时间不吃米饭,身体里会缺少碳水化物,会导致人体的激素无法正常的分泌,出现脱发、牙齿松动、骨质疏松、失眠,女性还容易出现月经紊乱,影响身体健康,还特别容易出现反弹的形象。患者如果要减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三餐规律:限制总能量,做到控油、控盐、控糖,烹调方式以蒸煮或炖为主,避免油煎、油炸等高能量、高密度的食物,而不是一味的控制主食的摄入。
2、适当运动:我们通常讲的七分饮食三分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起到增肌、减脂、改善代谢的作用。
3、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应该注意避免熬夜,因为熬夜容易导致体内脂肪的堆积,从而引起患者发生肥胖。
患者在减肥时,应该养成健康的减肥方式,而避免过度的节食减肥,以免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会出现反弹的情况。
主持人:谢谢吴老师,因为米饭和面食,可能大家都觉得是不是,我只要不吃就可以减重,那么今天听了吴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其实合理且健康的吃,才是真正对我们体重是有益的。
问题2:减肥期间要怎么样吃,才能够既不挨饿又能够减肥?
吴金玉医生:减肥期间提倡吃适当的粗粮,多吃蔬菜,适量的水果,就达到既减肥又不挨饿的目的。
1、粗粮:多吃粗粮不挨饿,因为它的饱腹感比较强,粗粮有较高的膳食纤维,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吃粗粮有助于胃肠道的蠕动,会促进人体吸收更多的胆固醇。粗粮对于排便和新陈代谢都有很多好处,比如玉米、燕麦等是比较常见的粗粮,每100克玉米含有膳食纤维2.9克,每100克的燕麦含有5.3克的膳食纤维,粗粮含有的膳食纤维比较丰富,可以增加饱腹感。
2、蔬菜:蔬菜当中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能够满足日常营养的需要,所以多吃蔬菜可以有效减肥,不仅多吃蔬菜可以增加饱腹感,还可以达到一定的控制食欲的作用。蔬菜以绿叶蔬菜为主,可以做到深色和浅色的蔬菜各占一半,一天达到一斤甚至一斤半以上。
3、水果:我们提倡吃低升糖指数的水果。
①苹果,苹果不仅营养丰富,还有适当降低胆固醇的功效,而且在胃内会慢慢的消化,让人很有饱腹感。
②梨,梨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且吃起来而且比较脆甜,有帮助通便。
③橙子,橙子不但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而且有助于改善肠道排出毒素。
以上水果都是通常讲的热量适中的低生长指数的水果,但是进食水果应适当的吃,一般建议在下午3、4点钟以前吃,每次的量一般不超过200克。
主持人:实际上就是我们合适的搭配粗粮、蔬菜、水果,就能达到既不挨饿又减重的一个目的。
问题3:减肥后怎么样能防止反弹?
吴金玉医生:减肥后防止反弹,一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适当的运动的方式来防止反弹。
任何一种减肥方式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种减肥方法可以用一次管终身,包括减肥手术。
所以,减肥后体重的维持,最终都需要落脚到改善生活方式上来。减肥后应该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坚持减肥期间的饮食模式,做到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不吃或者少吃炸鸡、蛋糕等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避免导致长胖。
-
-
肥胖症的病因
肥胖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症群疾病,主要是因为平时进食过多、代谢过少而引起的病症,平时吃的过多食物就会通过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如果超过正常需求量并且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导致肥胖症的出现。 详细»
-
-
肥胖症的保健护理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的疾病,其引起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有遗传、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影响的。肥胖的过程主要就是摄入的要大于消耗的,就是人体进食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要多,然后就会有多余的热量储存于体内,这部分主要... 详细»
-
-
儿童肥胖症的病因
儿童肥胖是指儿童体内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以及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婴儿时期孩子吃的食物营养丰富,进食不予控制,并且活动较少便可能出现肥胖,一般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 详细»
-
-
代谢综合征的饮食
代谢综合征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比较复杂的综合症状。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腹部脂肪堆积、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糖等。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肥胖、不健康... 详细»
-
-
小儿肥胖症是怎么引起的?小儿肥胖症会影响孩子智力吗?
医学上对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的儿童,称为小儿肥胖症。生活中,有部分小孩子会出现小儿肥胖症,在小儿肥胖症出现后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善,这样才能防止小儿过度肥胖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肥胖过度的情况下,体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