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耳积水急性期时,可以通过消炎药物、鼻腔喷药、捏鼻鼓气缓解病情。
但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比如用药三、五天或一周都没有效果,中耳仍然有积液,可以进行耳内镜下鼓膜穿刺,将液体抽吸后,在鼓室腔内注入药物如地塞米松,以加速炎症恢复。
对于反复穿刺、冲洗两三次后,中耳腔仍然有大量积液、咽鼓管功能不恢复的患者,可以做鼓膜支管。或者因为粘连性中耳炎,导致咽鼓管已经堵塞的患者,可以做咽鼓管的球囊扩张。
中耳积水最多见的是分泌性中耳炎,即卡塌性中耳炎,是咽鼓管功能不良、感冒、咽鼓管有堵塞以及病毒感染,导致的中耳腔大量生液。
-
-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耳科疾病,一般来说不会特别严重,有可能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比较常见的就是耳痛,听力下降,耳鸣,耳朵闷塞感,大部分患者病情不会特别严重。在发病之后就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诊,要做一下听力学检测,... 详细»
-
-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用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使用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药物的副作用发作。分泌性中耳炎又叫渗出性中耳炎,主要的症状表现有耳闷耳痛和听力下降,多发于儿童群体,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详细»
-
-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
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粘液、渗出液。分泌性中耳炎在小孩中较为多见。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因为耳痛不明显,儿童主诉不... 详细»
-
-
分泌性中耳炎的保健护理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以中耳积液以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的炎性疾病,还被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等名称,多发群体是儿童最为多见,常见的病因就是机械性阻塞或功能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有... 详细»
-
-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以鼓膜积液和听力损失为特征。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渗漏、渗出物、黏液。分泌性中耳炎的名称不统一,也可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性黏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