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定义为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低限,即在成人中为<150x10^9每升。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可进一步细分为轻度(血小板计数为100-150x10^9)、中度(50-99x10^9)和重度(低于50x10^9)。
对于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需要关注出血的问题,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斑、紫癜及外伤后出血不止,鼻出血、牙龈出血也很常见,严重内脏出血、月经过多可以导致失血性贫血,根据出血严重程度可引起轻度、中度、重度贫血。
-
-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付斌 副主任医师
-
-
血小板减少可以不治疗吗
饶进 主任医师
-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付斌 副主任医师
-
-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杨宏光 副主任医师
-
-
骨髓疾病会造成血小板减少吗
饶进 主任医师
-
-
血小板减少的饮食
血小板减少是指人体外周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异常减少,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疾病,血小板异常减少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血小板生成不足,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于再障,急性白血病。其次是血小板破坏过多,这类疾病多数是由于自身免疫性失调... 详细»
-
-
溶血性贫血的饮食
红细胞寿命缩短,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疾病叫做溶血性贫血。一般正常人的红细胞寿命在一百二十天左右,只要人体红细胞寿命缩短到十五到二十天就会产生溶血性贫血。在日常生活中溶血性贫血是一类很常见的... 详细»
-
-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有血小板生成不足、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1、血小板生成不足:血小板减少跟自身的血小板生成不足也是有关系的,有可能会诱发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使用地拉罗司、环孢素、司坦唑醇等药物治疗。2、... 详细»
-
-
溶血性贫血的保健护理
一般情况下,溶血性贫血包括慢性溶血和急性溶血。慢性溶血,其发作较慢,主要有贫血、黄疸和脾大等症状,相对来说病情较轻。而急性溶血发作比较快速,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以及腹痛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引起休克和衰竭等问题。 详细»
-
-
人体血小板减少会怎样
血小板减少到一定的程度,会表现为粘膜皮肤瘀斑,瘀斑和出血性水疱,严重者可伴有自发性出血。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并不总是与血小板计数相关,但是口腔中存在出血性水疱可能是自发性颅内出血的指标,应该引起重视。自发性出血或血小板计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