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钟文 副主任医师
简介:研究老年共病管理、内科杂症,尤其是老年衰弱、肌少症以及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擅长防治老年衰弱、消瘦、疲劳、免疫力低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胃肠疾病等。
肌少症的治疗可采用肌肉电刺激术等理疗法,尤其适用于卧床不能自主活动的老人。国外也在研发新的药物,以治疗肌少症,但事实上对此并不抱太多期待,因为中医药里已有很多方法来缓解痿症,改善身体的机能。
肌少症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比较有限,主要是饮食和运动干预。饮食推荐补充氨基酸与蛋白质,尤其是老年人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还可以补充维生素D,来维护骨骼肌的健康。运动方面首推阻力运动即阻抗运动,其次是有氧运动,比如游泳、慢跑、跳舞等。
-
-
盆骨肌肉松弛怎么治疗
自然分娩后,由于胎儿较大、产程时间较长、难产使用产钳进行助产,在产程中出现胎心异常等原因,都可能会造成产后盆底肌肉松弛。盆底肌肉松弛会给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详细»
-
-
小腿肌肉松弛是什么原因
小腿的形态、功能与小腿后侧的肌肉有很重要的关系,如果小腿肌肉松弛,那么不仅视觉上不美观,而且有时会影响人正常的活动,要改变小腿的形态和有效地提高功能,一定要先针对小腿处的肌肉进行适当锻炼,让多余脂肪消除的同时重塑腿部的肌... 详细»
-
-
骨折后为何会出现肌肉萎缩?长期卧床休息是祸源
骨折损伤在运动中时有发生,骨折后患肢的活动会明显受到限制,功能的完全恢复至少需要几个月,病程相对较长。损伤恢复速度与损伤后的护理措施密切相关。如果护理得当,病程能相应缩短。但如果护理不佳,不但病程延长,还容易引发肌肉萎缩... 详细»
-
-
肌肉萎缩的起因
肌肉萎缩指的是患者的横纹肌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而使得肌肉纤维逐渐变细至消失,患者的肌肉体积逐渐缩小的表现。引起肌肉萎缩的主要病因包括营养障碍、缺血和中毒引起的神经源性肌萎缩,以及由于肌肉本身疾病引起的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 详细»
-
-
老人长时间卧床肌肉萎缩怎么办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纤维变薄甚至消失等情况,一般是由于肌肉本身的疾病,或由于创伤或是由于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的现象。出现肌肉萎缩情况后,在肌肉生长的早期,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