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简介:长期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擅长各种原发性肾脏病,包括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肾间质性疾病如药物性肾损害等继发性肾损害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各种血液净化技术。
肾素分泌增多,缺血是主要的原因。
肾素是肾脏分泌的一种激素,或者就叫作荷尔蒙。它的重要机制是引起血管的收缩,产生高血压,而它的分泌主要在肾小球的旁器,也就是肾小管、血管围成的三角区。
在人体内大约每个肾有60万-100万个肾小球旁器。肾小球旁器如果出现肾素的过度分泌,就可能引起血清中肾素分泌,从而导致血管的收缩,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这个系统激活,引起高血压。
但是什么原因引起肾素分泌过多呢?是指的缺血,或者是低钠,就是钠离子的改变、致密斑的改变等等。缺血是主要的原因,由于缺血或者血管狭窄,或者是肾小球的硬化,引起的肾素分泌,是肾性高血压最重要的原因,也叫肾素源性的高血压。另外一种是高血容量的高血压。
-
-
肾素依赖性高血压患者首选的降压药物是什么
肾素依赖性的高血压主要由于肾脏缺血和肾脏疾病导致的肾素活性升高,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首选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就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等,这种药物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 详细»
-
-
肾硬化的原因
肾硬化症包括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性肾硬化,和高血压引起的良性肾硬化及恶性肾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多见于老年人,有可能会伴有高血压。临床表现有体重过重、头痛、眩晕、心悸、气短、精神紧张及心前... 详细»
-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病机制及检查手段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又叫肾病综合征,常见于儿童和成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医学临床上的一个诊断名词,可以很好的概括该疾病的特征,它有很多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部分肾小球或者肾小... 详细»
-
-
肾血管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及治疗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于单侧或双侧的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造成肾脏的血流量减少,相应支配区域缺血,从而激活与血压调控相关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通过血管收缩、水钠潴留、氧化应激等多种机制,引起血压升高。 详细»
-
-
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性
肾脏是人体内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器官,内有大量的血管,如果肾脏发生病变则会影响身体健康。高血压会刺激肾脏血管,导致肾脏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硬化等症状,进而导致肾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控制高血压现象,则会加重对肾脏等器官的损害,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