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
病情分析: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生理现象,分为两种,一种是早期的母乳性黄疸,是因为孩子刚生下来吃奶少,排便少,造成肝肠循环增加所引起的胆红素回收增加,从而导致了孩子的黄疸。另一种是晚发性黄疸一般一两周后开始出现,是由于母亲还有一种成分,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有关系。母乳黄疸一般不超过15毫克每分升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停止哺乳的。
-
-
-
张璐 主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级
宝宝生后一个月,还有黄疸,考虑是病理性黄疸,排除感染性,溶血性等原因,孩子吃睡正常,体重增长正常,没有呕吐、嗜睡等异常,生后以母乳喂养为主,考虑母乳性黄疸可能性大,母乳性黄疸是主要由于母乳中的酶促进婴儿小肠内的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当大量的胆红素分离成为未结合胆红素,被宝宝吸收后出现的皮肤或者其他器官黄染,有的宝宝消退比较慢,要两三个月才能慢慢消退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