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骨病诊断标准
-
病情分析:
骨活检是诊断和研究肾性骨病的重要基本方法之一。随着骨活检技术和组织学的进步和发展,骨活检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肾小球滤过率降至40毫升/分钟以下时,肾活检可反映PTH活性增加和骨矿化障碍。此外,肾活检是铝相关骨损伤唯一可靠的诊断依据。同时,骨活检对监测服用骨化三醇药物的患者有一定的意义。
-
病情分析: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并发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和骨代谢异常,引起的多系统病变,所形成的临床综合征。确诊需要根据血液及影像学检查来判断,可能的话需要骨活检,根据以下特征来诊断: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代谢异常。二、骨转化、矿化、骨量、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异常。三、血管和软组织钙化。肾性骨病,在慢性肾脏病早期即可发生,透析阶段几乎均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