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肝炎怎么回事
急性病毒性肝炎,往往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肝脏损害。
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乏力、黄疸等症状,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不经及时控制有可能转化为肝硬化,少数会转变为肝癌。
急性病毒性肝炎应当及时采取治疗,包括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饮食上主要是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同时,应用保肝药物对症治疗,往往可使疾病得到有效缓解。
-
急性病毒性肝炎产妇产后应隔离护...
急性病毒性肝炎产妇产后应隔离护理一周左右开始哺乳。出现急性病毒性肝炎后,产妇可能... 详细»
-
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病,是由病毒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原发性脑炎。儿童... 详细»
-
糖链抗原19-9(CA19-9)
糖链抗原19-9(CA19-9)可作为胰腺癌的首选标志物,对于早... 更多»
-
肝血流灌注与肝血池显像
肝血流灌注与肝血池显像其对肝海绵状血管瘤(2-3cm)有特异性(... 更多»
-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分布于心脏、肝脏、骨骼肌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 更多»
-
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又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人体血液中谷氨酸氨基转...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