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肺炎是怎么了
川崎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尤其是 6~18 月的婴幼儿,病程约为 6~8 周。诊断标准是:持续 5 天以上的发热,体温超过 39℃。
出现眼结合膜充血,皮疹,嘴唇和舌头红肿、干燥或皲裂,手脚皮肤发红,硬性肿胀,指端膜状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其中4项者。
合并肺炎时,应给积极控制感染,给与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皮质类固醇药物、静滴或口服抗菌药物等治疗,严重时需要住院接受治疗,治疗越早,患儿恢复越好。
川崎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尤其是 6~18 月的婴幼儿,病程约为 6~8 周。诊断标准是:持续 5 天以上的发热,体温超过 39℃。
出现眼结合膜充血,皮疹,嘴唇和舌头红肿、干燥或皲裂,手脚皮肤发红,硬性肿胀,指端膜状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其中4项者。
合并肺炎时,应给积极控制感染,给与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皮质类固醇药物、静滴或口服抗菌药物等治疗,严重时需要住院接受治疗,治疗越早,患儿恢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