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又称为重症肌无力症。是由神经肌肉接头端传递功能障碍后引发的疾病,通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药物和环境因素有关,行走和运动会加重病情,静卧休息后症状可减轻。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一般5岁以下儿童患病者居多。
形成病因: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为少见的先天遗传性和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因普遍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大部分有胸腺增生,部分会伴有胸腺瘤。
主要症状:
重症肌无力病人发病初期经常感到眼部视物模糊,四肢酸胀,容易疲劳,夏季或经期最易疲惫,后期会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具有典型的“晨轻暮重”特征。一般表现为:视力模糊、眼皮下垂、斜视及眼球麻痹木滞;鼻音重、表情漠然、舌大发音不准;咬肌无力、咀嚼和吞咽困难;颈部无力、脖软头沉,转颈耸肩困难;四肢无力、抬腿、举臂、下蹲困难。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采用小剂量逐渐增加的治疗方法,虽然对症但不能长期服用,常用药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和溴吡斯的明;
2、免疫抑制剂。常用药有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硫唑嘌呤、环磷酸胺等;
3、血浆置换。通过血液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的方法,能暂缓重症肌无力症状,但必须辅以其他治疗,否则疗效保持不到2月时间;
4、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含有多种抗体,效果如血浆置换,可调节免疫功能,中和自身抗体;
5、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采用中药治疗,不仅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还可减少免疫抑制剂造成的副作用。
手术治疗:
治疗重症肌无力病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手术,一般来说胸腺切除的越完整,效果会越好,不过仅适用于身体多部位发病的患者,并且是身体状况适宜做手术的患者(儿童除外)。大多数胸腺异常的患者,术后效果好转明显。此手术同样适用于合并胸腺瘤患者。
治疗效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通过治疗,愈后情况基本较好,少量患者治疗后能完全缓解症状,大部分患者需依靠药物来改善和维持。疗效良好者并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
-
重症肌无力症状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川表现为部分或者全身的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此病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儿童1-5岁发病居多。重症肌无力发... 详细»
-
-
重症肌无力的表现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救神经接头处传递功能出现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另外一种是先天性遗传,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确,可能与药物环境和感染等因素有关。 详细»
-
-
胸腺和重症肌无力的关系及重症肌无力的初期治疗
胸腺与重症肌无力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胸腺对于重症肌无力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治疗过程当中,有可能会需要切除胸腺。而如果只是初期的重症肌无力,使用相关的药物进行处理即可,并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