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乔贵宾 主任医师 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胸外科
如今,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对我们的心脏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为此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与心脏有关的疾病。都说有病就要及时就医,有些朋友因左胸口不舒服去医院做心电图发现是心肌梗死,但医生又说没事,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乔贵宾教授指出,单从心电图看,心电图有一定问题,但并不一定就是心肌梗死,需要结合病人症状。如果有症状,可以进一步查心肌酶,必要时行CTA,或行冠状动脉造影。因此,临床上心电图检查早期被认为是心肌梗死,但随后随着心肌酶、冠脉检查等结果的完善,排除了心肌梗死的诊断,这也是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治过程。
事实上,心肌酶指数的升高,在临床上心梗症状的诊断中意义是最为重要的。很多患者都不知道,即使是典型的心电图和症状,如果此时患者机体没有存在心肌的坏死情况,或者是没有心肌酶的升高,那么此时都不能在临床上被诊断心肌梗死疾病。
临床上对于心梗疾病的定义,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堵塞所致的心肌坏死,由此可见,心肌坏死其实是结果。如果在临床上,没有心肌坏死这一结果的话,那么此时往往就没有心肌梗死这一结果的诊断。
乔贵宾教授提醒,在临床上,绝对不是医生诊断心肌梗死绝不是单凭心电图。而要通过查体、仔细问诊,再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必要的检查,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后才会做出心肌梗死的诊断。另外,不是所有的心肌梗死都有心电图变化,也不是所有的心梗心电图变化都非常的典型。比如心梗的早期,或者非st段抬高性的心肌梗死中,心电图的变化可能就不是非常的明显。
总而言之,心电图对于是判别心肌梗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单从心电图就可以肯定的说是心肌梗死的疾病了。要根据心肌酶以及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来综合诊断,这样才能比较有说服力。
指导专家:乔贵宾,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
长期从事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擅长胸腔镜、纵隔镜等胸部微创外科手术,擅长氩氦刀和恶性胸水的热灌注治疗。
-
-
心电图如何诊断窦性心律
心电图的诊断窦性心律失常的常用检查方式,根据心电图和临床表现不同,窦性心律失常可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等,可通过心电图的P波、P-R间期等来判断。 详细»
-
-
心电图ptfv1诊断标准?
心电图ptfv1称之为p波终末电势,一般在心电图为v1导联中p波的振幅增高,并且呈双向,p波终末部分明显增深,即p波终末电势增加。以v1导联p波正负部分的振幅和时间相乘得到的数值。其临床意义在于,除了... 详细»
-
-
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标准?
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标准,是在心电图上QRS波群电压增高,胸导联V5的R波,或者是V6的R波大于2.5毫伏,男性V5的r波,加上V1的s波大于4毫伏,女性是大于3.5毫伏。肢体导连上R波在I导联大于1... 详细»
-
-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
如果在心电图上出现心率超过100次每分钟,并且是窦性心律,就可以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分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和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如果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情绪比较紧张或者是在活动以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详细»
-
-
什么是心脏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电图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心脏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心脏左前半阻滞。左前支属于左束支的纤细分支,位于室间隔中浅表,易发生缺血性损伤。心脏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症状最常见于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脏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冠心病患者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