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红亮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中医、西医均是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同一种疾病,二者的认识角度往往不大相同,所侧重的治疗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但两种方式各有其利,同时也存在其弊。那么对于关注度极高的感染性疾病疟疾,中西医在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哪些差异?从中医角度又该如何对该疾病的机理进行阐述?
中医疟疾是什么?
一、机理
从中医角度切入,认为疟疾主要由外邪疟气入侵引起,盛行于夏秋多蚊季节。机体感受疟邪后,邪气多潜伏于半表半里,随经络传至五脏。此时邪正相争,阴阳相抗,邪正交争则发病,正胜邪却则伏藏而止。若疟邪久留于体内会致耗损气血,而演变成劳疟。
二、症状
中医上对于疟疾的症状特点与西医认识相同。蚊虫肆虐的夏秋季节为疾病高发期,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高热后伴随出汗期,且有头痛、发冷、面色苍白等症状出现,急性发作时还会出现体温骤降、肢体厥冷、恶寒战栗的现象,甚至会抽搐、呕吐、气促等。疟疾的发病特点具有周期性以及间歇性,这与从西医角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三、治疗
中医的治疗原则旨在根治疾病,因此深入疾病根源才是医治的关键。疟气是疟疾的诱因,因此祛邪截疟是根除疟疾的关键。而对于不同类型的疟疾,中医治疗所采用的药物也不尽相同。
正疟主要采用柴胡、黄苓以和解表里,祛除邪气。温疟则主要采用生石膏、柴胡、桂枝等具有清热解表的药材。寒疟旨在驱寒暖身,因此常山、草果、陈皮、青皮较为常用。劳疟遇劳易发,补益气血、扶正祛邪则为主要目的,中医上多选用陈皮、生姜、红枣、青蒿、常山等中药材。
疟疾在中西医中为同一种疾病,但由于中西医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在治疗方法上也是大相径庭。目前疟疾主要是采用西医方式,以西药服用对疟原虫进行控制,快速、高效,利于疾病的恢复。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中医在疟疾的医治上的作用。患者还需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以及病症特点选择医治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多加观察疾病的恢复情况,再作出适当的治疗方案调整即可。
-
哪些病症需要解表化湿
解表化湿是中医的术语,意思是从表散寒,从内化湿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指解除表证。一般用于内伤湿滞,外寒感冒所导致的发热头痛,胸闷胀满,呕吐腹泻等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肠胃炎,肠胃感冒等类疾病。同时... 详细»
-
胃与什么器官相表里
脾与胃相表里。脾脏和胃负责饮食中营养物质和水的消化、吸收和传播,以满足人类生活活动中各种组织和器官需求。此外,脾脏还具有调节水屏障,血液整合和主要四肢肌肉的功能。胃主要消化食物,脾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 详细»
-
邪气入体是什么症状
邪气入体,是指外邪侵犯人体。外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不同邪气临床表现有所不同。风邪袭表,多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肢体麻木疼痛等。风邪常兼其他邪气,出现风寒,风热,风燥等,表现略有不同。寒邪,... 详细»
-
温度表里的水银有毒吗
体温计的水银是有毒的,但是一般是不会毒死的,正常蒸发以后没有毒,如果吃到身体里是有害的,铅属于重金属铅,如果体温计打碎之后吃了下去,少量没关系,如果大量食用会导致中毒。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