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支持心脏正常功能的病理状态。心脏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完全依赖于有氧代谢,因此即使在安静的时候,心肌的血氧吸收率也非常高。
心肌缺血的病症特征
1、当疲劳或精神紧张时,胸骨后部或前区会有疼痛,或类似收缩的疼痛,并向左肩和左上臂辐射3至5分钟。休息后,便可自行排便,并伴有出汗。
2、休息时胸闷、心悸、呼吸短促、自我放松。
3、喉咙痛和灼烧感与运动、紧张和牙痛有关。
4、胸痛,饭后胸闷,感冒,饮酒。
5、晚上睡觉枕头低时,感到胸闷窒息,需要高卧位才能感到舒适;睡觉时,或白天躺着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坐起来或站起来才能缓解。
6、性生活中感到疼痛、胸闷、气短或胸痛不适或排便困难。
7、突然心动过缓,血压降低或晕厥。
8、无典型症状的患者仅感到胃部不适、恶心、牙痛、颈椎痛等。
心肌缺血的治疗方法
由于心肌缺血的机制主要是心肌血供(血氧)供需失衡,心肌缺血的治疗无非是增加心肌供氧和/或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重新建立心肌氧的供需关系。平衡状态。
1、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降低心肌梗塞的风险,稳定心绞痛患者中风和心血管死亡,如果没有禁忌症应采取很长一段时间。
2、受体阻滞剂是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药物,与其他药物结合,可以互补。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和心率调整剂量。
3、钙拮抗剂能抑制心肌收缩,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血供。
4、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浆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
5、RAS系统阻滞剂可以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6、硝酸盐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
7、溶栓药物溶解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血栓形成。
-
-
心肌缺血早搏
心肌缺血与心脏的早搏关系密切,多数的心脏早搏都是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群和有冠心病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心肌缺血引起的早搏,最主要的治疗就是处理心肌缺血。对于轻度的心肌缺血一般可以进... 详细»
-
-
心肌缺血怎么治疗
心肌缺血是指人体内部血管供血不足,导致心脏缺血、缺氧,进一步出现心肌能量代谢异常的现象。长期饮食和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以及个人体质等都很容易引发心肌缺血。早期的心肌缺血患者可通过遵照医嘱,服用相关药物... 详细»
-
-
心肌缺血食疗
心肌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常见于运动后或者是饮食后。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心脏血液供应不过来导致,通过平时的饮食,可以促进血液供需平衡,缓解心急缺血的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苹果、山楂、核桃等食... 详细»
-
-
治疗心肌缺血的药
心肌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心肌细胞构成,一般不会随人的意志和舒缩,结构与骨骼肌基本相似。在机体的运行过程中,心肌具有传导性和自律性,是心脏进行收缩活动的功能基础。然而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部分... 详细»
-
-
心肌缺血应该怎么治疗
心肌缺血指的是人体的冠状动脉血液的流通产生了阻塞,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导致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会感到胸口闷痛、呼吸急促、气短等,心肌缺血疾病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功能,严重的患者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