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发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一般可以分为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两种。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患者会因为肾脏血液供应不足、不良因素的刺激导致肾脏功能受损,此时会有急性肾衰竭的发生。而慢性肾衰竭一般由长期的肾脏病变引起,此时患者的肾脏功能下降明显,因此会有肾衰竭的出现。那么,身体有哪些异常症状说明出现肾衰竭了呢?
肾衰竭早期,身体一般会有几种反常情况出现?
1、少尿
一般情况下,出现肾衰竭之后,此时患者的尿液排泄量会明显减少。在病情严重的时候,患者内环境被破坏,有功能紊乱的表现,通常会有少尿、无尿的情况出现,甚至会有高钾血症、水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出现。因此,察觉到尿液排泄量异常减少的表现后,需要提高警惕,很有可能是肾衰竭引起。尿液排泄量异常减少,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水液平衡,水电解质也会紊乱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贫血
在肾衰竭出现的时候,大部分人会有贫血的表现,明显的贫血表现也与肾衰竭有关。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随着病情的发展,肾脏就不能够很好的分泌促进红细胞生成素了,最后就会导致贫血,进一步就会引起全身乏力和头晕、恶心呕吐、四肢冰冷等全身性症状出现。察觉到这些身体异常表现后,需要警惕肾衰竭,可能是肾衰竭引发的贫血。贫血严重的患者,身体出现的不良症状也会十分明显,需要及时通过合理的治疗进行改善,预防长期的贫血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3、身体浮肿
身体的水肿也很肾脏衰竭有关,在发生肾衰竭这种情况后,患者的身体可能出现明显水肿。在肾衰竭病情发展过程中,肾脏功能持续下降,而肾脏又是生成尿液、排泄尿液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下降明显时,体内的多余水分无法及时排泄出体外,会有局部组织明显水肿的表现。此时,患者可以发现自己的身体浮肿,特别是眼睑下的部位的浮肿表现十分明显。因此,发现了这些浮肿表现时,需要警惕肾衰竭,及时针对肾脏功能下降的表现展开治疗,改善身体不良症状。
-
肾衰竭初期症状
出现肾衰竭的话,初期表现主要是水肿,尿量减少,血压增高,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月经紊乱等相关的症状,可以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肾功能,尿常规,肾脏彩超,血常规,电解质等相关指标来综合评估病情,针对性的调整... 详细»
-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
慢性肾衰竭不是一种独立的病也称尿毒症,其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身体多种病因长入,而引起肾脏损伤并逐步恶化,最终演变为晚期,出现多种临床综合症状。由于其发病多是一个慢性较长的过程,不同阶段,即出现不同的症状... 详细»
-
肾衰竭治疗方法
肾衰竭是由于各种慢性的肾脏疾病持续发展引起的,到后期,肾脏的功能部分或者全部衰竭。肾衰竭有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之分,急性肾衰竭通常是由于外伤等原因造成肾脏的血液供应不足、阻塞、受到毒物的侵害引起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