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光伟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脾胃肝胆科
良好的睡眠对于人体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人们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绝大多数生活中的老人,相比于年轻人和中年人,都会有睡眠减少情况的发生,可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那么,这一情况究竟正常吗?老年人最好将睡眠时间保持在多久好呢?
存在于人体内的褪黑素,其实就是一种决定睡眠因素的重要因素。其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也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因而相比较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夜间睡眠会逐渐减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兼神经一区专科主任医师陆正齐教授表示,这其实是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家此时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另外,老年人身体慢性疾病的困扰,神经系统比较敏感,日常生活的琐事等一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睡眠时间。
经研究发现,老年人夜间只要能保持3个小时的深睡眠时间,基本上就可以保证其身体的健康。但是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是减少了,一天中的睡眠时间总量并未真正减少。陆正齐教授指出,老年人不可以缺少午间的休息,有的老年人在一个白天会睡上好几个持续30-60分钟的短觉,补充夜间睡眠时间的减少。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只要保持昼夜6-8小时的睡眠也就足够了。
老年人睡眠时间较短,要提高睡眠质量,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晚饭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少,这都不利于睡眠。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过腻、过咸的食物,这样可以避免喝太多水,导致夜尿多影响睡眠质理。在睡前可以泡脚,用温水浸泡10至15分钟,这样可以让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睡眠,但要记得不要泡过久。
2、选择合适的卧具,枕头的高度不要过高或过低。要注意睡姿,睡姿以右侧卧位、仰卧位比较好,有利于血液循,不会压迫到心脏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一定不要趴着睡,容易压迫胸口,影响呼吸。
但是,如果老年人们想用增加睡眠时间来获得机体的健康,也是不科学的,其往往只会适得其反。由此可见,睡眠时间长对于老年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老年人们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一情况才是。
指导专家:陆正齐,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神经一区专科主任。
专长: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痛、帕金森病和痴呆等。
-
-
老年人睡眠不好怎么办
一般来说,年纪越大的人越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年纪大的人睡眠比较浅,容易醒,就会比较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另外,由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人的多发病症,也容易导致老年人睡眠不好,出现失眠的情况... 详细»
-
-
老年人睡眠不好怎么办,原来这几点是老年人失眠的“罪魁祸首”
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都出现了睡眠质量下降情况,如果长期有这种表现,还需采取应对措施,让睡眠质量提高,这样拥有高质量的睡眠,身体才能够维持健康状态,否则持续的失眠多梦也会对老年人健康造成影响。那么,老年人... 详细»
-
-
老年人食疗保健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衰老的迹象,对食物的消化以及吸收的能力都会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是需要十分注意的,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是清淡以及营养丰富的,对于一些辛辣刺激、腌制食品以及肥腻的食物... 详细»
-
-
老年人肋骨骨折
老年人出现肋骨骨折的情况之后,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如果骨折的程度较轻,并且没有明显的移位,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差,所以尽可能的采用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使用固定带将骨折的部位进行固定之后,让老年... 详细»
-
-
老年人能喝酒吗?老年人喝酒注意这几点
酒精具有刺激性,如果过量的饮酒的话,会刺激胃部黏膜,导致胃痛,或者引发胃部疾病。适量的饮酒可以对身体有健康的调节作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