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指的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具有血源性,多由血液污染引起,多发于外伤和手术感染。目前,临床骨髓炎患者多由于其他病灶的化脓,细菌和病毒进入血液而感染到骨组织引发。一般来说,四肢骨两端最容易并发骨髓炎。并且,大多数骨髓炎患者都会反复发作,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工作生活。
骨髓炎的病发在早期都是非常不易被察觉的,当患者感觉身体出现异常,尤其是关节部位,疼痛感明显的时候,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比较严重的骨髓炎。所以,及时察觉出身体的不适,对症状进行简单的自我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
骨髓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表现都不一样,主要症状也都有所区别,如:
1、初期骨髓炎。骨髓炎在初期阶段,局部肿胀都不会十分明显,一般不红不热。在患病部位会有隐隐作痛的感觉,皮肤的颜色跟平常一样。如果是出现在关节部位的骨髓炎,可能会导致关节功能出现障碍。比较明显的骨髓炎的症状经常是以肢冷盗汗、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全身性症状为主。
2、成脓期骨髓炎。骨髓炎病变部位开始肿痛,皮肤表面仍是不红不热的表现,但是会有骨酸疼痛的感觉。患者全身乍寒乍热,朝轻暮重,脓肿部位有波动感,全身表现有明显乏力、消瘦以及盗汗的情况。如果骨髓炎是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导致的,患者就有可能出现高热、寒战等情况。
3、溃后期骨髓炎。在这个阶段,可以算得上是骨髓炎的晚期情况了。患者往往局部出现溃烂流脓,皮肤色泽灰暗所流出的脓液清稀,或带有絮状物。并且,大部分患者有面色无华、形瘦肢冷、心悸失眠、自汗等症状。按照中医观点来说,这是属于久病不愈导致气血两亏,以至于毒邪内盛腐蚀烂骨,患者身体正气难复,邪毒难尽。
目前,据临床数据表明,骨髓炎多发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引起的骨损伤部位,儿童经常病发的部位在供血良好的四肢骨干部位。骨髓炎如果在早期不能够及时进行抑制和治疗,病情发展往往会比较迅速。发展到后期时,治疗难度以及对患者的影响,带来的痛苦都非常严重。因此,如果有受外伤导致骨受损有患骨髓炎风险,以及已经出现一些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指导专家:林晓光,主任医师,朝阳县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擅长:从事普外科疾病二十多年,尤其擅长周围血管,肛肠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
-
胫骨骨髓炎的症状
胫骨骨髓炎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机体就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现象,甚至全身都会出现乍寒、乍热的症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消瘦乏力,潮热、盗汗等,如果出现了多种细菌的感染,还会出现明显的高热,或者是寒战,所以必... 详细»
-
-
骨髓炎有什么临床症状
骨髓炎多发于长骨,常见的病因包括血液性感染、外伤感染和手术感染等等。由于需氧菌、厌氧菌、分枝杆菌或真菌的感染,骨会出现相应的炎症,也就是骨髓炎。引起骨髓炎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血液透析、静脉用药、恶性... 详细»
-
-
腓骨骨髓炎有什么症状
腓骨骨髓炎是一种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和真菌引起的骨感染和破坏。腓骨是小腿的长骨之一,比较细,在腿外侧,上端膨大称为腓骨小头,内上方关节面与胫骨的腓关节面相连。下端称外踝,外踝内侧表面平坦,参与踝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