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是一种由非进展性脑损伤和从受孕开始到婴儿期的发育缺陷引起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常伴有并发症语言障碍、情绪异常、癫痫、身材矮小、精神发育迟滞等。此类疾病目前属于医疗保险范围,如需诊断需咨询神经病学、儿科学。
一、脑瘫的症状
1、典型症状: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2、常见症状:锥体外系统受损,不自主运动增加。它的特点是手脚动作、舞蹈动作、肌张力障碍和震颤。
二、脑瘫的治疗方针
1、体育锻炼:各种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的物理治疗,主要是训练大运动,特别是下肢的功能,使用机械和物理手段来改善残余运动功能。
2、技能训练:主要训练精细运动,通过积木和木钉训练上肢和手的功能,提高儿童的独立生活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培训工作。
3、语言训练:通过呼吸训练、舌头训练、发音练习、口腔按摩、听力、语言和咀嚼吞咽功能协同矫正,促进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儿童的交际水平。
4、感知发展和认知能力培养,根据婴儿感知和认知发展的特点,从出生到1岁左右培养儿童的认知思维水平,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
5、感觉统合训练,儿童大脑存在纠正外部信息处理不良的问题,增加感觉信息的输入,特别是前庭刺激的输入,打开通向神经沟通部分的途径,从而实现改善大脑功能的目的。
三、脑瘫的日常护理
1、对于不能独立坐,站立或行走的脑瘫患者,抱孩子时应注意抑制其异常姿势,时间不宜过长。
2、注意孩子的睡姿,长时间采取仰卧姿势是不合适的。
3、对于患有脑瘫的儿童,最好使用侧卧位来穿脱,这样可以经常转动身体姿势,运动时要轻柔,这样身体和四肢就不会变硬。
-
-
儿童脑瘫症状
儿童脑瘫指的是由于小儿因多种因素造成,比如感染或出血或者外伤等引起脑实质损伤,出现非进行性以及中枢性运动功能从而发展为脑瘫疾病,比较严重,脑瘫可能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四肢抽搐症状,部分儿童会影响视... 详细»
-
-
脑瘫早期症状
脑瘫一般多是由于遗传或者是感染、接触不良环境因素所引起的脑神经损伤。脑瘫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障碍的具体部位、脑结构异常等有明显关系,但是有一些早期症状,患者可以表现为发育过程中相较于正常人比较迟缓。当发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