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脱垂,指的是孕妇在妊娠后发生子宫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降,到达宫颈外口的骨棘水平以下的位置。甚至是子宫全部脱出到阴道口外部,且常常会伴随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过度膨胀的症状。由于阴道的前后壁是与膀胱以及直肠相邻,所以子宫脱垂还可能会伴随有膀胱尿道以及直肠的膨出。实际上,子宫脱垂在某种程度上是与支持子宫的韧带松弛程度,以及女性骨盆的承托能力减弱有关。所以,子宫脱垂一般是发病在妊娠多次、营养不良和进行过多体力劳动的女性身上。
一、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有哪些?
1、由于在妊娠分娩时,造成女性的的宫颈、宫颈主韧带以及子宫骶韧带的损伤,或者是分娩之后肌肉的支持组织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等原因,会造成孕妇产后脱垂。
2、在孕妇坐月子期间,孕妇常常喜欢躺在床上,比较容易发生慢性的尿潴留,使得子宫比较容易形成后位,子宫轴的位置也与阴道轴的方向一样。如此一来,当遇到腹部的压力增加时,就会使得子宫脱垂。
3、孕妇在妊娠后长时间的便秘、长时间的咳嗽以及经常持续性地进行下蹲,都有可能导致子宫下垂。
二、子宫下垂的类型有哪些?
1、轻度子宫下垂。这一类患者是没有太大的感觉的,但有的轻度子宫下垂的患者在长期的站立或者经过重体力劳动之后,就会感受到腰部酸痛有下坠感。
2、中度子宫脱垂。这一类型的患者的子宫颈和子宫体部分脱出在阴道口,特别是在用力屏气后更为明显。
3、重度子宫脱垂。指的是整个子宫颈和子宫体全部暴露在阴道口外,这一类型的子宫脱垂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子宫会产生充血以及水肿的现象,严重的患者会有发热、伴随有口渴和大便干结的情况。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预防产后发生子宫脱垂,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首先,孕妇应该注意在分娩后下床劳动的时间不应该过早,也要避免过度的体力活动,特别是不能做大幅度的上举动作。其次,要保持每天的大便通畅,建议每天早晚两次服食蜂蜜水,通肠润便,禁止排便时用力过度。同时,也要加强盆地肌和提肛肌的收缩运动,多做抬臀运动。对于已经发生子宫脱垂的患者,建议多吃补气补血的药物。
-
-
产后子宫脱垂膀胱脱垂
产后子宫脱垂和膀胱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一、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娩过程中子宫和膀胱受到了较大的压力和牵引,导致支持结构松弛或损伤。二、处理方式1.康复锻炼:可以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来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 详细»
-
-
产后子宫脱垂膀胱脱垂后腰疼
产后子宫脱垂和膀胱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子宫或者膀胱的位置异常下垂,导致盆腔底部肌肉松弛,进而引起腰疼等不适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康复。首先,产后康复是很重要的... 详细»
-
-
产后子宫膀胱脱垂严重
产后子宫膀胱脱垂严重可能有以下原因及处理方式:1.产后骨盆底肌群松弛:分娩过程中,骨盆底肌肉和组织可能会受到拉伸和损伤,导致松弛。处理方式包括进行骨盆底肌肉锻炼,如Kegel运动,以加强肌肉的收缩力量... 详细»
-
-
产后膀胱膨出子宫脱垂
产后膀胱膨出和子宫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通常发生在分娩后。具体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1.分娩过程中的肌肉劳损:分娩过程中,女性的盆底肌群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可能导致肌肉受损,造成子宫和膀胱的脱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