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主要是指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受损时所引发患者对于周围环境以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了障碍,而主要体现在意识、感觉和运动等受损。意识障碍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有嗜睡、昏睡、意识模糊,当症状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意识持续中断甚至是完全丧失。
一、意识障碍的主要症状
1、觉醒度有所改变,会出现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的情况,意识活动也会完全丧失,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或者说是自身内部的需要无法感知。
2、意识内容改变,主要会出现意识模糊、谵妄状态。
3、深昏迷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后,会对任何刺激没有反应,并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并会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弛等。
二、意识障碍的注意事项
1、急性期注意对患者口腔、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的护理,防止压疮。患者在昏迷时,进行护理时应将头侧位。对于不能主动进食的患者,可进行输液,来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保证每天的热量和其他支持疗法及照顾。
2、患者家属在患者生病期间需要依靠专业的指导下的静脉营养支持。
-
-
植物状态属于哪种意识障碍
梁一鸣 副主任医师
-
-
心衰会引起意识障碍吗
曾锐祥 主治医师
-
-
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有哪些
徐桂兴 副主任医师
-
-
意识障碍可以做吞咽造影吗
赵艳艳 副主任护师
-
-
脑卒中意识障碍会有什么表现
柳华 主任医师
-
-
心肺复苏后意识障碍多久恢复
于纯文 副主任医师
-
-
意识障碍的饮食
意识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确认,其病因主要有外界创伤、脑部疾病、营养流失等因素有关,患有意识障碍的人除了不能受到外界刺激外,饮食上也尽量不要吃能引起刺激的食品,在饮食方面尽可能... 详细»
-
-
意识障碍的分类
意识障碍是指人体大脑的疾病,大脑系统受到伤害,会导致出现各种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觉醒障碍和意识内容的异常,它最主要的原因包括颅内的病变和颅外病变。颅内病变常见于广泛的大脑的炎症,还有幕上占位性的病变造... 详细»
-
-
意识障碍的保健护理
意识障碍的患者一般是因为脑血管病、脑外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因素所导致的病发,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如果患者没有及时的治疗,是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和过高体温、抽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