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老年人在早晨起床时突然眼前发黑、感到头晕,然而去医院检查却没有检查出异常,这就是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在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达到20-50%,在80岁年龄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27%,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应该怎么应对?
一、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
当人体体位突然发生变化,比如从躺着突然站起,或者是长时间站立的引发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当人处于站立时,收缩压比平躺时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大于10毫米汞柱就是体位性低血压,不过也有一些老年人在起身后超过3分钟才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
由于老年人一般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普遍存在血管硬化、压力感觉器敏感度下降的情况,并且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口渴反应能力降低导致血容量不足。因此血管不能及时收缩,保证血压和脑供血。虽然体位性低血压很快就能缓解,但是也有可能引起昏厥、跌倒,因此大家不能忽视这种疾病。
二、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1、在服用抗高血、降压药、抗肾上腺素药、血管扩张药、镇静类药物时会引起血管扩张,引发血压下降,因此在老年人服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糖尿病患者需要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一旦出现头晕的情况,要立即进行血糖检测,以防止低血糖;
3、一些既有高血压,又有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不能一味的追求降低血压,最为重要的是保持血压稳定;
4、老年人在早上起床时不要用力过猛,可以醒来后先躺几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再缓慢的起身;
5、如果家中的老年人发生了体位性低血压并且晕倒,此时应该立即拨打120,将患者平躺放在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将头部放低,松开衣领,保持患者体温,这时患者一般会很快的苏醒。苏醒后需要等待医务人员到来,不要认为清醒了就没事了;
6、老年人应该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不能吃的太饱或者是长时间饥饿,每日进行简单适量的体育运动,睡眠时间要足够,早晨起床时可以喝一杯水,降低血液粘稠度;
7、尽量避免大量出汗、腹泻、感冒,这些都都会引发体性低血压。
希望每位老年人都能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身体健康。
-
-
怎么确定体位性低血压
由于体位改变而出现低血压的状态,就是临床所说的体位性低血压。低血压会使血液动能不足,而导致脑供血出现问题,患者会出现头晕难受甚至晕厥的症状。在指标测量时,当患者从平躺转入站立时,如果收缩压测量值比平时... 详细»
-
-
低血压的危害是什么?体位性低血压需要治疗吗?
众所周知高血压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而对低血压的危害去玩少之又少,但无论是那种高血压对人的健康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的危害的,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病情加重,错失治疗良机。 详细»
-
-
发热低血压
发热合并低血压,需要警惕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原则,主要包括液体复苏和抗感染的治疗,首先需要补充患者的血容量,有助于组织器官的灌注。具体补充血容量的方式可以采用先晶体液后胶体液,患者出现高热、贫血,或者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