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感冒发烧,有的人就会直接服用扑热息痛来解热。扑热息痛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别名,是最常用的抗炎解热镇痛药。那么扑热息痛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在服用扑热息痛的时候,又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扑热息痛的功效有哪些?
1、扑热息痛可以用来解热。扑热息痛是乙酰苯胺类的解热镇痛药,主要是抑制环氧酶来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合成少了之后,外周血管就会扩张,机体便会出汗进而达到解热的目的。
2、扑热息痛可以用来镇痛。因为扑热息痛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而前列腺素在受伤时便会让人感觉疼痛和引发炎症反应。扑热息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进而提高痛阈,达到镇痛的作用。扑热息痛仅对于轻中度的疼痛有效果。
二、服用扑热息痛需要注意什么?
1、长期服用会产生肝脏和肾脏的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过量服用扑热息痛导致体内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当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肝脏解毒能力大大降低,毒性代谢物破坏肝细胞,严重者会发生肝衰竭。同时过量扑热息痛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也会损害肾脏并引起肾细胞坏死,损害肾脏。
2、儿童过量服用扑热息痛,也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出现脑损伤、神经功能障碍、昏迷等症状。
3、长期过量的扑热息痛,有毒的代谢物可直接影响骨髓造血系统,构成损伤,也可诱发白血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
-
扑热息痛怎么吃
扑热息痛又被称为退热净、索密痛、对乙酰氨基酚等等,是一种十分常用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扑热息痛可以溶于乙醇、热水和丙酮,不带有气味,味道偏苦。作为一种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物,扑热息痛的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 详细»
-
-
扑热息痛学名是什么
扑热息痛,学名是对乙酰氨基酚,这种药物在临床上是比较常用的,神经内科可以用来治疗偏头痛发作、用于缓解紧张性头疼,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另外,这种药物也有一定的退烧作用的。这种药物是一种非甾体类的消炎解热... 详细»
-
-
扑热息痛使用禁忌
扑热息痛也叫对乙酰氨基酚,它是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对于感冒之后流鼻涕、咳嗽、发烧等症状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它可以抑制腺体分泌,减少鼻涕的流出、形成。但是患者在服用扑热息痛后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会出现困... 详细»
-
-
扑热息痛的作用
扑热息痛又被称为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氨基酚以及必理通等,是一种非抗炎解热镇痛药。其性状为一种白色的结晶粉末状,没有味道,可在热水,醚,氯仿等中溶解,分子式:为C8H9NO2,分子量为151.16。本品的... 详细»
-
-
吃完扑热息痛要捂着吗
扑热息痛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剂,对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发烧,能够起到很好的退烧作用。吃完以后不要捂着,因为药物作用时会通过出汗排出体内的热量,起到退烧的作用。如果捂着会引起出汗更多,丢失大量的水分,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