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些人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尿液变得混浊,而且颜色变成了白色,尿液上出现白色的泡沫。可能人们只会觉得奇怪,并没有太在意。事实上,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引起重视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出现了蛋白尿。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而且尿液比较清澈、透明。如果是出现上火的情况,颜色会变黄,不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正常。出现白颜色,而且表面泛有泡沫的尿液,就很有可能是蛋白尿。这是因为尿中含有很多蛋白质,而且长时间内没有消退。其实,蛋白尿可以算是慢性肾病的典型症状,蛋白尿的形成,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健康的人的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很少的,每天排出量会小于150mg。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膜会滤过,肾小管还具有重吸收作用,排出的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自然就少了。正常的尿液中会含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的,不过在普通尿常规检查中是测不出的。如果尿液中蛋白质增加,通过尿常规检查就可以测出,被称为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大于等于3.5g/24h,被认为是大量蛋白尿。
出现蛋白尿的情况,可能是肾脏出现了病变,比如各种肾脏病和肾血管病等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不过,在剧烈运动后或发热的极期摄入高蛋白的食物,经身体消化吸收后,也有可能出现蛋白尿。
蛋白尿也是有不同类型的,可以根据其病因分为3类:
第一类、肾小球性蛋白尿。这是由于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尿液中的蛋白增加了。
第二类、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由于某些原因受损,对尿液中蛋白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导致尿液中的蛋白增加。
第三类、充溢性蛋白尿。是由于人体中各种免疫蛋白或低分子量蛋白在血液中的量有所增加,尿液中蛋白的量也随之增加。
-
-
蛋白尿分度
蛋白尿的多少往往代表了肾脏受损的严重程度,比如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属于少量蛋白尿。1-3g之间,属于中等量的蛋白尿,大于3克,属于大量蛋白尿,而且蛋白定量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需... 详细»
-
-
蛋白尿腰酸
蛋白尿在临床上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肾脏损伤引起的,比如说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一般来说,这些疾病不会直接引起腰酸的症状,所以说在出现蛋白尿,合并尿酸的时候要警惕是不... 详细»
-
-
早晨蛋白尿
如果早晨尿检发现有蛋白尿的话,可能说明肾脏有所损伤,比如说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等等,这些都可能引起蛋白尿。但如果是第一次发现的话,一般为了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建议改天再做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