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医十几年,也是第一次碰到这么难捞出来的胎儿。这手术要是不做,孩子的性命真就搭进去了。手术做了,还有一线希望,我们不能见死不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9年援藏医疗队队员、妇产科付帅医生心有余悸的说道。
6月21日,新一批援藏医疗队队长急诊科李祖勇医生,队员妇产科付帅医生、麻醉科刘付宁医生、消毒供应室李丽娇护长入藏第一天就完成了一例急危重剖腹产。历经3个小时,终于成功将28岁的极危重孕产妇洛桑卓玛的胎儿从死神的魔爪中拉了回来。
(援藏医疗队对极危重孕产妇进行抢救)
羊水流干胎足脱出,腹中宝宝性命攸关
21日早上9点30分,医疗队刚刚抵达仲巴县住处,还没来得及适应高海拔的气候和环境,就接到仲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德青医生的匆匆来电。“一个首胎的产妇宫口已开3厘米,足先露难产,请示是否需要做紧急剖宫产。”付帅医生马上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与其他援藏队员立即赶到了医院。
到达产科病房后,付帅医生一边向主治医生了解孕妇情况,一边做B超检查听胎心。付帅了解到,洛桑卓玛在怀孕期间因为没有规律产检,胎位变化了也没有及时发现。当天凌晨在家,她突然出现羊水破裂,腹痛越来越严重。
入院后,医生发现胎儿胎位不正,而且宫口只开了2指,孩子的脚丫已经伸在了阴道里。B超结果一出,医生们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结果显示产妇宫内羊水已流干,但是万幸的是胎心尚有140次,付帅和医生们当即决定开展手术。
(援藏医疗队队员、麻醉科刘付宁医生为产妇麻醉)
可是,本来很简单的术前沟通和手术同意书的签署却遇到了麻烦。一方面,产妇丈夫因未曾听过剖宫产术而对手术抱有疑虑;另一方面,胎儿随时可能因脐带脱垂导致死亡,再拖延下去母女生命都将受到极大威胁。援藏医疗队队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李祖勇医生在当地医师德青的翻译下急忙给家属开展思想动员。
李队长坚定的告诉产妇家属:如果不手术,小孩肯定没得救;如果做手术,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挽救小孩和保障大人的安全!在大家的努力劝说下,产妇的丈夫最终签署了手术同意书。
(付帅医生主刀进行剖宫产手术)
粤藏配合齐上阵,手术室内上演“生死时速”
确定手术后,援藏队员麻醉科刘付宁医生和消毒供应室李丽娇护长紧急赶往手术室做麻醉和术前准备工作。完全陌生的手术室环境,相对不足的硬件设施,再加上临时的停水,给术前的准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是两人就地取材,及时地做好了术前准备。
10点50分,产妇送达手术室,麻醉科刘付宁医生给产妇进行麻醉,仲巴县卫生局索朗局长参与手术的现场监督指导,连续值班三天三夜的德青医生也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工作。手术由付帅医生主刀,仲巴县人民医院普珠副院长、德青医生在一旁协助。
手术台上,付帅医生打开宫腔后,上推胎儿的臀部,轻柔地将胎儿的脚丫从阴道中拉回宫腔。11时40分,他牵拉胎儿双脚成功将孩子娩出,保证了胎儿的生命安全。李祖勇医生立即携同德青医生对新生儿开展抢救,进行呼吸道清理并拍打其脚底。在大家的紧密配合下,十几秒过后,孩子发出了一声响亮的啼哭声,援藏队员们和当地医师紧张的心终于放下了。
(付帅医生指导止血、缝合工作)
12点20分,手术顺利结束。德青医生把孩子抱出手术室向家人们道:“母女平安!快看看小丫头。”产妇丈夫和家人眼里泛着泪花,抓着他的手连连道谢。在这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赛跑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援藏医疗队队员与当地医务人员团结合作、紧密配合,共同取得了这一场“战役”的胜利。目前,产妇母女两人恢复状况良好,不日即将出院。
付帅医生表示,此次出现胎儿脱出的情况是因为产妇没有按时规律进行产检,导致近1个月内胎位出现变化也没有及时察觉。而且产妇住院时,医生也会查看她们的产检记录,以全面掌握母婴情况。
付帅强调,骨盆异常、头盆不称、胎头衔接受阻、胎儿在宫腔内活动范围受限或过大等客观原因都会导致胎位变化,且变化前后不一定会有明显征兆,孕妇只能通过定期产检发现问题,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果发现胎位不正且严重影响孕妇及胎儿生命,应择期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在援藏医疗队及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努力下,产妇和孩子母女平安)
今年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派出国家医疗队驻点援助仲巴县人民医院的第三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精准帮扶下,仲巴县人民医院已于2018年底成功通过二乙评审。
今年6月,2019年医疗队成员急诊科李祖勇主治医师、妇产科付帅主治医师、麻醉科刘付宁主治医师、消毒供应室李丽娇主管护师已经赶赴仲巴,其中付帅医生更是二次进藏,继续助力仲巴县“两降一升”(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提高住院分娩率)工作。据悉,心血管内科袁桂仪主治医师、消化内科袁宇红主治医师将于7月到达仲巴与医疗队汇合,为健康西藏和精准扶贫工作注入新力量!
-
-
“授人以渔”,这位援藏医生要把技术留当地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主治医师李英儒参加广东省第三批柔性医疗援藏队以来,在林芝市人民医院已经完成了多个“首例”手术。为了让老百姓切实长久获益,他尝试通过多种帮扶形式把优秀的技术留在当地... 详细»
-
-
义教老师突发十二指肠穿孔!援藏医生施援手,击退病魔
十二指肠穿孔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的急症,若诊治不当随时危及生命。当高原援藏队的义教老师突发十二指肠穿孔,来自中山六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的“战友”立即伸出援手,绝不让高原变成阻拦生命的高墙。 详细»
-
-
世界最高!广州援藏医生成功开展最高海拔无痛分娩,值得贺喜
7月16日下午17时15分,在西藏仲巴县人民医院的产房内,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哭声,23岁的产妇卓格诞下了一名体重2.5kg的男婴。但是和普通分娩不同的是,本次是仲巴县内的首例无痛分娩,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 详细»
-
-
援藏医疗队:无痛肠镜技术在藏区“露面”,让检查不再痛苦!
2019年9月6日,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国家援藏医疗队的紧密配合下,平均海拔高达5000米的西藏喀则市仲巴县迎来了历史上首例超高海拔无痛肠镜。44岁的藏族男患者普旦增通过无痛肠镜顺利找到了病灶,未... 详细»
-
-
在西藏洛隆,一支援藏医疗队两次“扭转”了生命困境
在西藏洛隆县人民医院,一位肠扭转所致肠梗阻的患者面临着“转运还是马上手术”的生命困境。来自广州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七批援藏医疗队5位医生毅然决定“站出来”,为他进行了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麻醉,“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