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平时可能看起来跟常人无异,但是总在咳嗽、大笑、打喷嚏、跳跃、搬重物等时,由于突然用力,腹压增高,尿液不自主由尿道口漏出来。这种情况虽然让人尴尬,但也必须正视,因为这是压力性尿失禁。实际上,这种病是客观因素引起的,且好发于老年人和女性。
一般来说,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部分人是天生就有尿失禁的情况,家族中若有过同样的病例,后代的发病率也会很高。
2、生育原因。生育会严重影响女性的排尿问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高龄产妇,还多次生育,更容易发生尿失禁。相比剖宫产,自然分娩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尿失禁,出现这种情况多是盆底组织松弛导致尿道和膀胱括约肌松弛所引起的。
3、年龄增长。女性的尿失禁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提升,大多会发生在50岁左右,这是因年龄增大导致的盆底松弛和雌性激素降低引起的失禁。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尿失禁。
4、肥胖所致。据调查,肥胖女性的尿失禁发病率要高于普通女性,超标的体重标准会使腹腔压力增大、漏尿。
若是发生漏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防治:
1、盆底运动。患者可以在每天早晚各做几组收紧肌肉和上提肛门的动作,可以起到收缩尿道、阴道的作用,对尿失禁会有明显改善。
2、注意休息。这一点对产妇比较关键,做产后恢复时不要过度劳累,需要注意伤口恢复。在产后短时间内不要总是抱孩子,这种负重不利于盆底恢复,会造成漏尿。
3、纠正憋尿习惯。有的人会有憋尿的习惯,实际上,在尿意来临时及时排尿对身体更好。饭前饭后以及睡觉前要记得排空膀胱,临睡时少喝水、果汁、咖啡等。因为咖啡因有利尿作用,为了避免造成腹腔压力,还是要克制自己。在发生可能会引起漏尿的动作之前,提前收紧括约肌,避免漏尿。
4、调节情绪。有的人会因为这种尿失禁问题形成“社交困难”,从而又将加重患者病情。因此,平时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以正确的眼光看待疾病,并积极治疗以改善漏尿情况。
-
-
盆底肌松弛漏尿如何治疗
盆底肌松弛漏尿多见于产后,主要是腹压增加,引起尿液不受控制流出,可采取提肛运动、电刺激、针灸等治疗方法。1、提肛运动:通过有规律的上提收缩肛门,可带动会阴部肌肉向上收缩,然后再放松,往返进行能够促进血... 详细»
-
-
漏尿修复盆底肌快的治疗方法
漏尿指尿失禁,可通过加强锻炼、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修复盆底肌。1、加强锻炼:女性分娩后膀胱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容易引起盆底肌松弛,出现尿失禁的现象。每天可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肉,收缩、放松阴部肌... 详细»
-
-
憋尿尿失禁
如果是女性憋尿,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下,需要考虑是跟急性膀胱炎有一定关系,也需要考虑是跟膀胱过度活动症有一定关系。当出现这种临床症状,建议可以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来明确诊断还。需要询问患者的病史情况... 详细»
-
-
盆底肌松弛有什么症状
盆底肌松弛的症状,常见的有外阴瘙痒、阴道松弛、腰腹部坠胀等。盆底肌松弛通常与长期腹压增高、产伤、衰老有关,一般可根据症状轻重程度采取治疗措施。1、外阴瘙痒:盆底肌松弛的患者容易造成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 详细»
-
-
产后45天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肉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结构,支撑着子宫、膀胱和直肠,对维持尿液和粪便的正常排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后45天盆底肌松弛是很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1.孕期激素变化:孕期激素分泌的变化会导...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