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承尧 副主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 内科
莱姆病,英文名Lymedisease,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又称莱姆疏螺旋体病。1978年,医学首次证明莱姆病是由硬蜱叮咬传播的一种多系统受累的传染病,所以称为莱姆病。由于本病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所以迅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医学工作者的重视。
莱姆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疾病。人们被蜱咬伤后,受到感染,往往会出现阶段性变化的临床表现。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三期,即早期、播散期和病变持续期,如:
1、早期的表现
被蜱咬伤后不足一月的时间内,约有60%的几率出现特征性的游走性红斑,外观呈“牛眼”,最大直径可达20~30CM。也可能有瘙痒和疼痛的症状,红斑会在半月到一个月时间左右消失,但是易于复发。并且,患者可能出现感冒样症状,如肌肉疼痛、颈背疼痛、发热、头痛、疲劳以及关节疼痛等。
2、播散期的表现
疏螺旋体会在感染后的数周或数月后,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身体内多个器官,从而引起多种不良症状。
(1)皮肤病变:此种皮肤病变主要呈现为带蓝色的皮肤病变,儿童与成年的皮肤病变区域不同,前者多发生于耳部,后者则多发生于乳头。
(2)关节病变:未经治疗的患者中超过一半人群会出现此类现象,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关节炎是最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
(3)神经系统表现:神经最容易受累,甚至可能引起脑膜炎等不良症状。
(4)心脏表现:此类现象出现频率较低,症状较平缓。
(5)眼部病变:葡萄膜炎或其他眼部病变。
3、病变持续期的表现
这个阶段并不是所有人群都出现,但一旦出现该阶段持续性时间非常长,甚至可达数年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该阶段症状与第二阶段的症状相类似。
莱姆病自从被发现之后便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医疗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他们加强对其研究,并探索解决方法。如今,只要积极治疗,莱姆病已经基本不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危险。但小病也是病,切不可就此忽视。总之,多了解莱姆病的症状,及时治疗方为正确之道。
-
莱姆病的临床症状
莱姆病是由于被蜱虫叮咬,把螺旋体带到了体内并产生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受到损伤,会导致脑膜炎、脑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等病症,其中特别是神经系统损伤还没有找到... 详细»
-
莱姆病的饮食
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症通常以神经系统损害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了减少病症带来的痛苦,莱姆病要在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并且在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护... 详细»
-
莱姆病的保健护理
莱姆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患有该病的人常会出现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痛等症状,主要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该病具有潜伏性,一般潜伏期为三到三十二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