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素美 主任医师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妇产科
月经期腹痛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分析,可能是非疾病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疾病因素导致。
一、非疾病因素:如果月经期间长时间处在寒冷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引起局部血液循环异常,诱发痛经。可通过用毛巾热敷下腹部或者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
二、疾病因素:
1、子宫内膜异位症:若受遗传因素、炎症因素影响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异常的内膜受月经周期影响出现脱落,此时异常出血可能会导致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释放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下腹深部和腰骶部疼痛,尤其是在月经第1天比较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使用口服避孕药,常用药物包括屈螺酮炔雌醇片、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米非司酮片等,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使异常的子宫内膜萎缩,帮助改善症状。
2、子宫腺肌症:子宫损伤,患有高雌激素血症、生殖道梗阻等引起子宫腺肌症,可能会因为异常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肌层中,在月经期间子宫肌层收缩时影响到异常组织,引起月经前期、中期或结束时,出现逐渐加重的痛经,伴随月经量大、经期延长等现象。通常可遵医嘱使用孕激素与体内雌激素共同作用,引起高孕激素性闭经,帮助减轻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地屈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片、黄体酮软胶囊等。
此外,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生殖道畸形、盆腔淤血综合征等也可能会引起上述现象,建议患者积极就医,进行系统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防止影响正常生活。
-
-
喝中药腹痛
喝中药后出现有腹痛的情况,主要考虑是中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的疼痛,考虑是药物导致的副作用的表现。目前主要就是应用一些保护胃肠黏膜的药物等进行调理,同时也可以饭后立刻服用中药来减少这种刺激性,或者是更换一... 详细»
-
-
恶心下腹痛
恶心伴有下腹疼痛主要考虑是胃肠炎导致出现的症状,注意观察是否有大便性状的改变,是否有大便次数的增加考虑是有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情况。进行血常规的化验检查,明确病情,针对检查结果应用一些抗炎抗病毒的药物。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