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病毒疾病,是由黄热病毒所引起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此类患者具有高热、痛头、黄疸、蛋白尿的临床症状,患者多数症状较轻,本病主要出现在非洲、南美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潜伏性,病程一般分为四期,感染期、缓解期、中毒期和恢复期,需要根据不同病症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并采取相应的保健护理工作辅助治疗。
患有黄热病的人,如何进行保健护理呢?
1、饮食护理:饮食上宜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类等;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多吃钙含量丰富食物;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芹菜、山楂、香蕉、牛奶等,这些食物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的功效。控制热能,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能食品;减少烹调用盐量,尽量少吃酱菜等盐腌类食品。少吃肥肉及各种动物性油脂,控制动物脑子、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忌饮酒过量。
2、日常注意:管理传染源,患者宜就地收治,予以防蚊隔离,这在病程最初4日内尤为重要。加强国境检疫,来自疫区的人员必须出示有效的预防接种证明书,必要时留检观察。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防止黄热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方法包括发现和消灭孳生地、捕捉和杀灭成蚊等。
3、预防:保护易感者,预防接种是防止暴发流行和保护个人的有效措施。当本病流行时,宜在一定人群中普遍进行预防接种,而以易感儿童为重点对象。许多国家已生产和接种鸡胚减毒活17D疫苗,皮下注射0.5ml一次即可,成人和儿童剂量同量,95%的接种者可于接种后7~9月产生免疫力,并维持10年或更久。对鸡蛋过敏者禁用,或用疫苗作皮试后再决定是否接种。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能接种疫苗,最好在1岁后接种,以免发生脑炎。免疫功能低下者也不宜接种疫苗。防止人员、进入疫区的部队、林业人员、猎民及与本病病毒有接触的实验室人员,以及去疫区的旅客等均需接种。
-
-
黄热病的饮食
黄热病主要是由于黄热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对于黄热病在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要保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要注意加强营养,增加免疫力,提高抵抗能力。在治疗... 详细»
-
-
黄热病疫苗副作用
黄热病疫苗由活性病毒(CEPA17D)低温干燥生产而成,配以生理盐水。用来预防黄热病,接种对象主要是疫区或者前往疫区的流动性人员,疫苗注射后第10天开始生效,通过臂部肌肉注射。 详细»
-
-
黄热病疫苗有效期
黄热病是一种传染病,而预防黄热病的主要手段就是黄热病的减毒活疫苗。黄热病疫苗的有效期可以指注射上之后,让人产生并维持免疫能力的时间。根据相应的资料,注射上疫苗之后,相应的免疫能力至少能够维持十多年的时... 详细»
-
-
黄热病症状有哪些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黄热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表现为高热、头痛、黄疸、蛋白尿、相对缓脉和出血等症状。黄热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为3-6天,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和恶... 详细»
-
-
黄热病疫苗的预防措施
黄热病是因为黄热病毒所导致,主要可以通过蚊虫叮咬来进行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高热、黄疸、头痛、蛋白尿、出血以及相对缓脉等,这种疾病在是地方性的流行,主要是处在非洲、南美洲热带与亚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