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测量血压才能了解该指标变化情况,一旦血压过高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指标控制好,从而减少伤害。有部分人长时间存在错误生活方式,会让血压波动,长期下去血管会受到损伤,甚至影响多器官功能,由此体现血压稳定控制的重要性。那么,自己测量血压多次结果显示不一样,究竟怎么去判断呢?
已经有高血压带来困扰的人应该定期测量血压,根据结果来了解指标控制情况,疾病是加重还是缓解了,可以根据结果得知。
而大部分患者会自行量血压,购买测量血压的仪器在家里面自行操作,但第一次测量出来的血压比较高,后两次结果又跟第一次不一样,究竟哪一个可提供参考,是许多人存在的疑虑。
实际上,想要获取准确的血压数值,不能单纯测量一次,还要确保在测量时方法恰当,熟悉操作测量血压的仪器。可以每次测量后详细记录,去除跟其他数值偏差大的结果,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才能准确了解自己血压变化状况。
正确量血压要注意什么?
1、安静状态测量
测量血压要掌握方法,特别是在情绪稳定状态下测量血压,获取的结果会准确些。
有的人在测量时刚好处于神经兴奋,心跳速度快的状态,没有保持心情平复,可能情绪激动,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量多,在这过程中血压会偏高些,容易造成病情的错误判断。正确的做法是等到整个人冷静,全身保持放松时再去测量,才能了解到最准确的结果。
2、熟练使用血压计
测量血压要先了解测量用具的操作方法,因为量血压的工具有多种类型,不同工具的操作方法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熟练掌握,在测量时很随意,相关的步骤错误,没有熟读说明书,一样会获取不准确的结果。
为了避免结果错误干扰病情判断,还需熟练使用仪器后再来量血压。
3、用药前后血压结果分开记录
获取准确血压数值,有多种情况分开记录,服用药物之前的血压以及用药后的血压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把两种情况混淆,可能会错误判断病情。
服用降压药后药效正常发挥,结果自然会显示血压下降,不要误以为是病情就好转了,还要排除干扰,不同情况下测量的血压区分。
-
-
测量血压前注意事项
血压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不能维持身体正常机体的平衡,当测血压时测出血压过高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疾病;当血压低时会引起患者头晕、头胀、恶心、呕吐以及晕厥或者休克等情... 详细»
-
-
高血压患者注意事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下是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饮食方面:控制饮食中的盐量摄入,尽量选择低盐食物;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和糖分;多摄入富含钾、镁... 详细»
-
-
高血压和低血压标准及注意事项
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判断标准主要是依据血压值进行判断的。在患者安静状态下并且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经过标准的血压仪进行血压测量,正常的血压值是小于120/80毫米汞柱。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大于一百四十毫米汞柱... 详细»
-
-
高血压患者的注意事项
28岁患高血压患者,若采取积极治疗后,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患者一般是可长时间存活,但若血压过高或合并症过多、高危因素过多,不采取任何有效措施,患者最终会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危及到生命。... 详细»
-
-
颈椎高血压的注意事项
患高血压可以表现为头疼、头晕、脖子僵以及失眠等症状;颈椎病有脖子僵、颈部不适的症状,且颈椎病中有一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表现为心率加快,而当心脏的心输出量增加时,就会对血压有影响,但这并不代表此时血压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