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齐殿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或是在炎热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而引起的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病因大多是由环境因素、个人身体素质决定的,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通风较差,夏天农业忙碌时,极易发生中暑。人体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等。重症中暑患者出现热痉挛、昏迷等情况。中暑后应该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停止活动并处于清凉、通风环境中。饮食上应该注意合理健康,中暑后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饮食应该宜清淡为主,适量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进食大量生冷蔬果等凉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大量寒气存留体内,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2、可以适当吃一些流质食物等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粥、牛奶、豆浆等,有助于消化,减轻肠胃的负担。重症患者不能进食的情况下,必要时采取静脉补液的方式补充营养。
3、中暑后不宜立即大量饮水。大量饮水会导致排汗亢进,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流食严重,导致水盐失衡。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肠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应该采取少量、分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饮水不宜超过300毫升。
4、避免食用大量油腻食物,夏季肠胃功能紊乱,大量的进食油腻食物会加重肠胃的负担,人体会感到疲劳,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5、中暑后不宜大量进补,中暑后人体虚弱、乏力、面色苍白,切忌立刻进食大补,否则会引起暑热不易消退,对于中暑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
6、进食原则应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高温天气尤其在夏天可以引用预防中暑的饮品如山楂汤、西瓜汁、绿豆粥等。
中暑后应该立即脱离高温环境,降低体温,脱去多余衣物,也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敷于患者额头和躯干部位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于重症中暑,降温的快慢决定了预后情况,长时间保持高体温,对人体的伤害越大,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健康,所以发现中暑后要及时降温补充水分和盐分,一般预后情况良好。
-
-
中暑急救
中暑的急救,首先要做的就是脱离中暑环境,将患者转移至凉爽通风的环境下。症状轻微的患者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对于重症的中暑患者来说,需要及早转运至医院。除了补充水分以外,还需要监测电解质和各脏器功能。合... 详细»
-
-
中暑的症状,如何预防和缓解中暑
中暑多发生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受高温长时间照射影响,可导致机体产生体温中枢失衡,汗腺分泌失调而引起中暑,同时伴有恶心、头晕、腹泻、高热等多种并发症状。对于预防中暑,首先要尽量避开午时高温,同时要保持机体... 详细»
-
-
中暑肚子胀
众所周知,夏天最容易出现中暑,在炎热的户外工作时间过长,或者经常使用空调等都会导致中暑症状出现,不小心中暑之后身体会出现损伤,经常会头晕,恶心,腹胀。对于中暑引起的身体不适,及时治疗才是重点。虽然中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