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给予口服盐,进行抗休克治疗……”方舱内值班医疗组长紧急向RRT团队汇报了一名刚入方舱医院的13岁患者李同学突然出现“反复恶心、呕吐、精神萎靡难以进食,伴发热,血压66/36mmHg,HR 95次/分”的休克征象,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委书记兼方舱医院医疗队第二党支部书记陈煜阳副教授下达了一系列抢救措施的指令。经紧急抢救,李同学的生命体征转稳定,休克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随后,RRT团队将李同学转诊至定点医院进行后续救治。
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方舱医院医疗队成立,RRT (Rapid Response Team,快速反应团队 )就应运而生,主要是面向逸仙方舱需救治的患者以及整个方舱医疗队的医护后勤人员,对心跳骤停、呼吸骤停、严重过敏等紧急医疗状况及日常医疗需求(不良事件或者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同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本部成立了疑难危重症患者诊治专家组,可通过云视频随时与RRT团队进行“线上问诊”,满足患者因疑难疾病而涉及多专科医疗会诊的需求。
RRT的总指挥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委员、医务科科长、急诊科副主任兼支援方舱医院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总支委员余涛,他表示,为应对患者、医疗队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得到及时、妥善、安全、高效处置,特地成立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方舱医疗队应急急救单元(方舱内设置了4个,医疗队员下榻的2家酒店均设置1个)和RRT团队。一旦发现有患者、医疗队员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按照医疗队应急处置和RRT工作流程,可立即启动蓝色代码(呼叫RRT团队,同时启动EMS 120系统),RRT团队携带AED/手动除颤器、球囊面罩及其他急救设备和药物,并立即赶往现场开始心肺复苏、确保在心脏骤停发生3-5分钟内给予第一次电除颤,同时开展ACLS治疗(高级气道管理技术、机械胸外按压MCC-E技术、静脉通路建立、药物治疗、床边POCT检测、潜在病因识别和处置、高效团队合作),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循环、120到达现场,并安全地完成向定点医院转运的工作。
据悉,该RRT是一个由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心内科、妇产科、内科、乳腺医学中心、皮肤科等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的多学科救治团队,24小时候命。自成立以来,逸仙RRT有计划地进行演练和培训,不断完善急救流程并提升小组成员对应急情况的反应能力、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目前,逸仙RRT秉持“生命至上”“安全首要”的原则,已成功救治并转出2名休克患者、2名全身严重过敏反应患者、1名因意外铁钉扎伤的患者、1名可疑宫外孕患者、1名高热惊厥患者以及多例高血压急症患者。
RRT团队在微信群内沟通患者救治事宜
患者突患急性荨麻疹,RRT予以治疗
(通讯员:刘文琴、梁炼、雷瑞霖)
-
-
低血糖休克的急救措施
低血糖休克是指血糖浓度严重降低至影响大脑功能的程度,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过量、饮食不规律或运动过度等情况。若发生低血糖休克,及时采取急救措施非常关键,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急救方法:1.及时发现:及早... 详细»
-
-
休克会死人吗,休克分期有哪些?
休克是临床上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如果处于早期阶段,症状是精神比较紧张,皮肤有些苍白,心率速度增快,呼吸频率上升,尿量下降。进入到中期阶段,患者比较烦躁,血压下降,尿量较少或者无尿,皮肤湿冷发花。进入到晚... 详细»
-
-
休克的分类
休克在临床上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使机体组织灌注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各种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休克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失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休克根据血流动... 详细»
-
-
休克的定义
休克通常是指身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注量明显不足,导致细胞缺血和缺氧,以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各个重要脏器严重障碍的急性全身性危重临床综合征。当身体遭受严重创伤、... 详细»
-
-
休克是什么感觉,什么是感染性休克?
休克是由于机体受到了体内或者外在有害因素,强烈袭击之后造成有效循环量变少,使得生理机能严重障碍的综合征。常见的诱因比较多,比如出血、外伤、过敏等,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让机体功能快速下降,甚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