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主要是由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悸这种病的发生机制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是心脏过度活动引起的。心悸主要症状有焦虑,头晕,面部麻木,呼吸困难,昏厥等症状。诱病因素有很多,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注意,降低发病的几率。接下来了解一下心悸的保健护理。
1、因为心悸发病因素不确定,无时无刻都会有发病的可能,所以无论患者去哪里,都需要随身携带药物和急救卡。当发病的时候可以尽快得到处理。
2、饮食方面,患者要合理安排,荤素搭配均衡,补充足够的营养,一些刺激性食物在治疗期间不要吃,不可以吃得过饱,患者可以少吃多餐,避免过饱的情况出现。同时还需要戒烟戒酒。研究证明,过饱,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和烟酒会诱发心悸。
3、增强体质。患者要多运动,适当参加一些体育运动,例如:太极,气功等。
4、心悸患者需要定期检查,不要以为病情稳定就不去医院检查,严重的时候就很难治疗了,患者定期去医院检查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病情,知道如何治疗,应该怎么办。尤其出现心悸不安,喘促持续不能缓解,水肿加重等症状的时候,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看医生,及时治疗,阻止病情继续恶化。
5、预防感冒,情绪不要过激,保持稳定,多吃蔬菜水果等,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休息。防止因为劳累,情绪不好,便秘等原因引起心悸。生活作息习惯良好,不熬夜,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6、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随意停药。如果想停药,要去医院咨询医生,结合病情停药。服药之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告诉医生,了解情况。其次,不要乱相信民间的一些小偏方,乱服药。防止诱发病发,一旦病发容易危及生命,所以要引起重视。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心悸也属于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彻底根治难度大,只能通过日常的保健护理和医生的治疗,控制病情。治疗时间长,患者要坚持治疗,按时用药,做好日常保健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诱因和控制诱因是关键,所以保健护理是很重要的。
-
-
心悸应如何护理
第一、心理护理,为了减轻患者的焦虑不安,应该多关心患者,耐心向其解释病情对神经质的患者应该多鼓励、多肯定,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以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第二、去除生理性的诱发因素,比如严格的限制烟酒,调... 详细»
-
-
气胸的保健护理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常见的多因为肺部疾病或是外力影响导致的气胸,会出现气促、窒息感、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要医院通过影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