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阶段保养重点不一样。青春期发育阶段要注重营养物质补充、作息规律、加强锻炼,才能发育良好。而到了中年阶段则要积极对抗衰老,了解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远离慢性疾病。到了老年阶段老态龙钟,最重要的是保护大脑,促进骨骼健康。当然,心脑血管疾病也不能落下,这类疾病和三个年龄段密切相关,可要重视。
1、25岁到40岁
心脑血管疾病不同年龄阶段患病率不一样,但都不能小看。随着年龄增长以及不良习惯养成,该疾病患病率逐渐增加,还有年轻化趋势。25岁到40岁之间有不少人患病。
虽然该年龄阶段风险较小,但有少数人在遗传因素的影响下指标不稳定,出现慢性疾病,不断发展会引发其他问题。在这个阶段生活方式是否恰当直接决定了患病率高低,此时要做好的就是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多锻炼、戒烟戒酒,确保良好状态保持。
2、40岁到55岁
40岁到55岁这个阶段处于中年期,中年人状态不如年轻人,已经有衰老的迹象,各种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增高,不只是体现在外貌的变化上,就连内部器官也开始功能降低,许多人的血管老化过程中逐渐失去弹性,循环也无法保持良好。如果有慢性疾病应对不当,加上动脉逐渐粥样硬化,后续会加速疾病到来。
此时不单纯要从生活入手保持良好习惯,还应该定期进行检查,一旦有三高发展,严格用药让指标稳定。
3、60岁以上
60岁后已经进入老年阶段,此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还可能带来多种并发症。多留意身体变化,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疾病才能有效预防。
当然,对该疾病相关常识要了解,例如诱发原因、发病时的症状有哪些、疾病出现后如何应对?这些都是要了解的常识,才能做到疾病早发现早处理,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从而把疾病隐患减少。有的人这些基本知识点都没有去了解,可能会疾病入侵后不断发展缩短寿命。
综上所述,不同的年龄阶段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不一样,但不能因为自己年轻就认为没有患病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疾病有年轻化趋势,就算是年轻人状态好,一样有出现疾病的可能。需要做好万全的应对准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积极控制体重的同时远离慢性疾病,才能保护好血管,同时让器官功能提高。
-
如何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心脑血管的健康对于每个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心脏病以其发病时的高风险性,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在生活中人们应该去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但是每天坚持一些小改变,也许就会降低心脑血管发作的风险。 详细»
-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
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以通过服用一些药物来改善症状或者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进程;手术治疗是通过外界的干预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开颅、开胸、搭桥。还有一类... 详细»
-
心脑血管预防和保健?
心脑血管是常见的疾病,一般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易患有的疾病,这种疾病的特点就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且复发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患病后也易导致各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所以在平时就要注意心脑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