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人们都会做许多的常规检查,其中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这三大常规。其中,粪常规是人们取样最为麻烦的一项常规检查。而检查粪常规究竟要注意哪些事项?又是怎样检查的呢?从粪常规结果中,人们又能明白自己的身体处于怎样的情况呢?
检查粪常规需要注意什么?
1、饮食:粪常规主要检查的是粪便,粪便由食物残渣和死亡的细胞细菌,还有一些其他物质组成。刻意过度控制饮食会造成粪常规的结果出现偏差,故而做粪常规并不需要控制饮食。但做粪常规前一晚应少食,当日应不进食进水。
2、药物禁忌:虽说粪常规不需控制饮食,但却有使用药物方面的禁忌。影响排便的药在粪常规前应避免使用,如泻药与止泻药。
如何进行粪常规的检查?
粪常规的检查过程,主要是通过检查人员的通过肉眼检查亦或是借助显微镜观察,主要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以及幽门杆菌、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检查。尤其注意的是,做粪便隐血试验时女性最好避开生理期,以免血丝混入造成结果误差。
如何正确看待粪常规的检查结果?
1、颜色:正常人的粪便通常呈棕黄色或黄色,若出现粪便颜色异常,一种可能是出血。若粪便为黑色,则多为上消化道出血。若粪便为红色,则多为下消化道出血。若粪便为灰色,则多是由肝胆胰腺功能异常而引起的。
2、性状:正常人的粪便呈带状,且软,而稀水、稀糊、粘液状的粪便则多见于胃肠功能紊乱,亦或是寄生虫引起的胃肠疾病。而脓血状的粪便则多见于痢疾、结肠炎或者直肠癌。而干结成粒状的粪便则通常是因为肠套叠或是肠痉挛引起的。
3、细胞与寄生虫及其他:若吞噬细胞和白细胞异常增多,则表示肠道炎症。若出现红细胞,则表示消化道出血。若有寄生虫,则说明体内有寄生虫。而脂肪球偏多,则有可能是消化不良或是胰腺疾病。
健康,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粪常规作为三大常规之一,在人们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方面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了解粪常规的注意事项,明白粪常规的检查过程,知道如何看自己粪常规的结果,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
-
粪石怎样软化排出
粪石软化排出的方法,包括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喝水、口服药物等。1、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当出现粪石后,要合理搭配日常饮食,尽量多摄入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香蕉、苹果、芹菜等,能加快肠道蠕动... 详细»
-
-
粪隐血检查怎么做?粪隐血阳性应该怎么办?
我国实验室医学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出现了很多高科技含量的检查项目。但是,在众多检查项目中,粪隐血检查虽然不起眼,它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这项检查不仅可以用来监测有胃肠道出血病史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详细»
-
-
粪肠球菌有什么危害
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由于其能产生天然抗生素,还能产生抑菌物质,肠道微环境,一般认为粪肠球菌对动物或人的机体无害,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粪肠球菌在长期进化中出现毒力基因,当细菌进入伤口、血液或尿液时人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