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已经成为了今年夏天的代名词,为了纳凉消暑,很多家长选择带孩子去游泳,在注意安全的同时,还要当心中耳炎。近日,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外三科耳鼻咽喉专业在王爱兰护士长的组织下,通过发放宣教资料、现场示范等形式开展预防中耳炎健康宣教活动。
近期耳鼻咽喉专业因游泳而引起外耳道炎或中耳炎的病人不断增多,尤其是孩子居多。常见症状主要有耳朵不适、耳朵闷胀、耳痛、耳廓牵拉痛、听力下降、流脓等。孩子的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与成人的咽鼓管相比既短粗又平直,加上抵抗力低,鼻腔呛水,或如用力捏鼻鼓气、用力擤鼻涕等,细菌或霉菌很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造成感染。另外有的小朋友,在耳朵进水或者感觉到胀痛不适后,喜欢用手去掏,这是不正确的,反而会因为刺激外耳道、将泡软的耳屎推进耳道深处,诱发或加重炎症。
游泳时怎么预防中耳炎?科室张世纹主任建议:正确的游泳姿势、避免呛水是预防中耳炎的主要手段。
1、游泳前,检查耳部,若发现耳耵,应使用耳道清洁液,不要用手指、发夹、火柴梗等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损伤,引发外耳道炎。也要做到“装备齐全”,戴上防水耳塞、鼻夹,能有效防止进水,呛水。
2、游泳时,要掌握正确的换气技巧,用嘴巴吸气,用鼻子出气,不要让水进入鼻咽部。不要进行高空跳水和猛扎等容易呛水的动作。一旦鼻子进水,正确排水的方法是应按住一个鼻子轻轻擤出,或回吸至后鼻孔中吐出。
3、游泳后,保持外耳道干燥。耳道内若积水,可将头偏向一侧,耳廓向后上方拉,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数次,使积水自然流出,随后,用清洁的医用棉签轻轻擦拭。
(通讯员:王爱兰、田乃伟)
-
-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区别
耳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道起至外耳门,内向直至鼓膜,鼓膜内侧为中耳,外耳道炎是指在外耳道皮肤、皮下组织发生的炎症感染,中耳炎是发生在中耳部位的感染,外耳道炎和中耳炎都是耳部常见的疾病,但发病... 详细»
-
-
游泳后为什么易得中耳炎?中耳炎患者可以游泳吗?
据了解,每年一到夏季,各市区医院的中耳炎患者就会普遍比平常多,其中大部分患者为学生,究其原因,大多是游泳引起的。可见,夏季是中耳炎的高发期,我们要特别注意,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患上此病。那么,为什么游泳... 详细»
-
-
外耳道炎怎么治疗
外耳道有炎症,大多是由于平时不注意保护耳朵或者是耳膜损伤等问题所导致的,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做个全面的耳道镜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吃一些抗病毒的消炎药,同时用一些杀菌消炎的滴耳液进行治疗。在治疗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