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是指患者因为先天遗传或者受到后天疾病或心里创伤的影响,情感意志、行为动作、思维模式、心理活动等出现明显的异常,无法和正常人进行沟通交流,难以被正常人所理解。其中,间歇性精神病就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分裂类型的精神病。那么,间歇性精神病如何鉴定?
一、间歇性精神病的特点
间歇性精神病最主要的表现特点是不正常精神状态的间断性发作,患者精神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当患者精神正常时,患者具有清醒的认知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在精神病发作期间,患者就失去了辨认是非的理智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间歇性精神病的表现
1、情感障碍:对正常人的情感,如感激、担忧等,反应相对冷淡迟钝,出现情感倒错即情感表达不恰当,有时会莫名痴笑。
2、产生妄想:出现幻听和幻觉,尤其是受到刺激或心情紧张的时候。
3、联想障碍:思维模式不同于正常人,思考逻辑不能被正常人理解,思维跳跃破碎或思维内容贫乏。
4、暴躁易怒:情绪不稳定,可能会为一点的小事暴跳如雷,常常一个人自说自话,有时会具有攻击性。
5、意志活动减退:性格孤僻内向,不爱与人交流,防备和疑心重,与人接触常常退缩,社会适应能力与社会功能下降。
6、其他:少数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长期发作后,在间歇期仍可能出现某些精神障碍,如癫痫性性格改变,癫痫性智能障碍等,会出现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明显减弱的危害行为。
三、医院或司法部门鉴定间歇性精神病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医院或司法部门都是通过家属提供病例和第三方辅助表达,并结合患者本人的精神状态检查来进行间歇性精神病的鉴定。比如会考虑患者家庭有无精神病史并了解患者生活经历、有无遭受刺激等,要依靠家属和身边人的配合。并且,在明确诊断前,需一一排除类似病症。
间歇性精神病是一种比较难以治愈的精神类疾病,症状复杂多样,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通常在服用抑制药物的同时要多与人沟通,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多到户外活动,多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并且,还可以配合中医的方法辅助治疗,如针灸、穴位注射等。
-
-
间歇性精神病
间歇性精神病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患者在精神压力过大或者受到周围环境的刺激之后就可能发病,此时多会出现人格的改变、情绪失控、行为异常等。并且,严重的间歇性精神病还会导致患者伤人,因此患病之后需要积极治疗... 详细»
-
-
间歇性精神病什么症状
间歇性精神病属于精神方面的疾病,但是不列入我国精神医学或者司法医学中,而是列入刑事中,是刑法草案中常会提及到的法律术语。在美国,医学家将间歇性精神病称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或短暂性精神障碍,患者会间歇性... 详细»
-
-
怎么判断间歇性精神病
可以通过病人症状来判断间歇性精神病。间歇性神经病的患者精神时而正常,时而异常。正常时,头脑清醒,具有辨认或者是口述自己行为的能力。发病时,其认知和控制能力都丧失。间歇性精神病的症状有:联想障碍、思维散... 详细»
-
-
精神病发作时如何控制
精神病指心理障碍,是以比较明显的情感调节、行为、个体认知紊乱为特征的综合征。疾病发作时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电休克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1、一般治疗:若病情比较轻微,建议家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