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拉稀通常指腹泻。腹泻的原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两种,非疾病因素包括受凉、水果蔬菜摄入过多、喝酒等,疾病因素包括消化不良、急性胃炎、细菌性痢疾等,可对因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受凉:受到寒凉刺激胃肠道蠕动速度会减慢,使食物在肠道内长时间滞留,导致肠道内细菌增多,对肠黏膜产生刺激,引起排便次数增多,建议远离寒冷环境,适当增添衣物。
2、水果蔬菜摄入过多:大量吃西瓜、芹菜等水分、纤维含量比较大的水果和蔬菜会使肠道内水分增多,促使大便快速排出,可能会出现排便过于频繁的现象,建议调整饮食,减少高水分、高纤维食物摄入。
3、喝酒:酒中含有乙醇,长期大量喝酒,摄入乙醇过多会刺激胃肠道运动加速,使食物在肠道内吸收时间减少,导致拉稀水样便,通常禁酒后会逐渐改善。
此外,也可能是压力过大、进食生冷食物、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遵医嘱合理服药,减少胃肠道刺激。
二、疾病因素
1、消化不良:胃肠道消化功能下降,食物无法被完全消化,食物残渣中带有大量水分,进入肠道后肠道无法将其中的水分吸收,通常会导致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伴有腹胀等现象。遵医嘱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盐酸伊托必利片等药物增加胃肠动力,促进食物消化。
2、急性胃炎:由于胃黏膜出现损伤,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对胃黏膜和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导致排便频繁,伴有胃部烧灼感的现象。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兰索拉唑片、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药物抑制胃酸产生,减轻胃黏膜损伤。
3、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附着在肠道黏膜上会释放毒素破坏肠道黏膜细胞,影响肠道对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没有被完全消化的食物和水分进入大肠,使大便呈稀水样,伴有腹痛、发热等现象。遵医嘱用诺氟沙星胶囊、甲磺酸培氟沙星片、氧氟沙星片等药物减轻感染。
除此以外,还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食物中毒、克罗恩病、肠息肉等原因引起,可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明确病因,遵医嘱治疗。
-
放屁拉稀是什么原因
拉稀指的是腹泻,放屁是指肛门排气。肛门排气、腹泻考虑跟饮食不当、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胃肠炎、慢性肠炎等因素有关。1、饮食不当:平时如果不注意个人饮食,经常吃容易产气的食物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 详细»
-
宝宝拉稀是什么原因
宝宝身体功能不完全发育,身体特别脆弱,腹泻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导致宝宝拉稀的原因很多,例如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抗生素过量等。平时应该注意宝宝的身体状况,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吃饭前需要带当宝宝... 详细»
-
吃提子拉稀是什么原因
吃提子后出现腹泻,通常需要明确是否提子携带了一些致病菌,或者携带的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导致食物中毒而引起腹泻的症状。同时还需要排除是否因为其他的渠道以及方式,导致感染了某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或者细菌,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