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阑尾炎性改变,临床上多分为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两种。粪石性阑尾炎是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是指粪石组织进入阑尾之后,引起阑尾内出现炎症的现象。虽然患了阑尾炎一般不会出现生命危险,但是急性阑尾炎因发病急、剧痛等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还是要尽早发现阑尾炎,以便及时治疗。那么,具体来说,引起粪石性阑尾炎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治疗粪石性阑尾炎呢?
一、引起粪石性阑尾炎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的阑尾炎可能有多种引发因素,包括堵塞、感染等,而粪石性阑尾炎的发病原因是阑尾腔内被粪石堵塞,进而引起阑尾充血水肿导致的急性阑尾炎。这是根据阑尾炎引发原因的一种叫法,因为阑尾的构造比较特殊,阑尾一端与盲肠相连,另一端是封闭的,一般只会往里面进东西,而不会出来。所以,如果有粪石进入阑尾后,一般不容易排出,继而导致阑尾内腔压力增大、细菌感染等而引发炎症。
二、如何治疗粪石性阑尾炎?
一般来说,药物和其他方法只能消除炎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拖延病情。因此,一旦确诊为粪石性阑尾炎,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目前,阑尾切除手术已经非常成熟,例如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对于腹腔的干扰小、恢复快、引起粘连性肠梗阻概率低等特点。粪石性阑尾炎必须手术切除的原因,在于阑尾属于肠腔末端的组织。末端是封闭的,患上粪石性阑尾炎之后,粪石无法被清除,会在阑尾内堵塞,必须通过开刀手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直接针对阑尾组织做全面性的切除之后,病情即可得到控制。并且,恢复期也不会很长,最重要的是治愈后不会复发。当然,术后患者身体会较为虚弱且易发生感染,所以术后需要加强护理。手术治疗后,患者要注意术后要及时运动,预防肠黏连的发生。同时,饮食也要注意,不可吃太过油腻的食物。
由此可知,粪石性阑尾炎形成后,粪石无法有效排出或被代谢干净,所以才要选择手术切除的方法。将病灶全部切除后,自然就能取得治愈性的效果。在手术切除后,患者身体受损程度较为严重,所以在术后必须要多卧床休息、调整饮食。另外,一般在术后一至两天内,阑尾手术患者会出现排气。所以,要注意适量运动,保证排气,防止肠黏连。另外,保持良好心态,健康快乐生活才有利于术后恢复。
-
-
粪石性阑尾炎早期症状
粪石性阑尾炎是阑尾炎的一种,当阑尾管腔受到粪石堵塞之后,局部充血肿胀,血液循环受到了限制,此时就可能引发炎症,最后导致阑尾炎的形成。粪石性阑尾炎同样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容易导致阑尾穿... 详细»
-
-
坏疽性阑尾炎
坏疽性阑尾炎属于阑尾炎中一种严重的类型,通常炎症开始于粘膜和粘膜下层,慢慢开始扩散,最后达到肌层,阑尾发生坏死引发坏疽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发生时往往伴有剧烈的肚子疼,体温上升,这时需要抓紧时间上医院... 详细»
-
-
阑尾粪石的注意事项
阑尾粪石一般都是由于消化道里不易消化的粪渣、食物残渣等异物排到阑尾腔,与阑尾腔内细菌滋生而形成的结石及粪石,易引起阑尾发炎。如果发作,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及时手术切除阑尾,取出粪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