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勇 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心胸外科
一、初次面诊
这位患者2个月前发现右上睑有下垂现象,周围人也发现这一现象,起初没有很在意,但2个月内病情逐渐进展,上睑下垂更明显了,晨轻暮重,但无肢体乏力,无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也无胸闷胸痛,经辗转眼科、呼吸科、胸外科后,通过胸部CT检查发现右侧前中纵隔内见大小约29×18mm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结合患者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基本考虑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由于患者较为年轻,且合并肌无力症状,考虑手术切除。经过和患者沟通后,患者住院后第三天进行手术治疗。
胸部CT检查发现纵隔占位
二、治疗经过
我们为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风险后,决定给患者进行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经探查,右前上纵隔、右侧膈神经前方可探及一肿瘤,质韧,并局部侵犯心包,无法游离,遂打开心包,采用超声刀将肿瘤连同部分基底心包组织联合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胸腺瘤,B2型,手术创伤较小、恢复快,对于症状改善有明显帮助。
三、治疗效果
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的过程非常顺利,肿瘤病灶及周围组织都切除干净,胸腔闭式引流无漏气,波动好,术后三天即可拔除胸管,于术后第四天即可出院,患者也没有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术后快速康复。患者症状发现后及早就医,手术治疗较为及时,术后仍服药控制症状,后期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四、注意事项
胸腺瘤的预后与其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完整切除率及治疗措施等有关,因此术后建议这位小伙子应进行严格的随访,通常在术后两年内,每三个月门诊复查一次。重点包括症状的缓解情况、生化检查、免疫学指标、影像学检查等内容。最好是继续来我院复查,因为对于过往的情况也较为熟悉,会更能发现问题所在。另外,在术后要改善生活方式,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还要注意避风寒,防止感冒等。
五、个人感悟
很多时候虽然诊治的是胸科疾病,但是胸科疾病可能也会累及其他系统,因此我们医生应该以多学科的角度,多方面考量,胸腺瘤恶性程度不尽相同,有时可能还需要考虑行抗肿瘤治疗。我们医生也更应该了解这个疾病背后的机制,并且要关注是否有其他合并症,例如甲亢、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手术时也要关注胸腺瘤是否累及心包、胸膜、周围大血管等组织,以免出现手术风险。
-
-
28岁男青年身患胸腺瘤,经手术顺利完整切除
一位28岁的男性患者,10天前在当地体检,发现纵隔巨大占位,虽然没有明显的不适,但患者非常担心,最后选择到我科就诊。由于肿物巨大,微创手术可能操作不便,经充分沟通说明,分析利弊,我们为患者制定了开放手... 详细»
-
-
男青年患胸腺瘤,经手术顺利完整切除
一位28岁的男性患者,10天前在当地体检,发现纵隔巨大占位,虽然没有明显的不适,但患者非常担心,最后选择到我科就诊。由于肿物巨大,微创手术可能操作不便,经充分沟通说明,分析利弊,我们为患者制定了开放手... 详细»
-
-
胸腺瘤的症状
胸腺是原始前肠上皮细胞衍生物,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胸腺瘤多发30岁于55岁之间,男与女没有太大的发病几率。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胸腺肿瘤最为常见。胸腺和人体内其它器官一样,均可发生恶性或良性的... 详细»
-
-
胸腺瘤怎么治疗
胸腺瘤的首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对于晚期不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方法。胸腺瘤指的是发生在前纵隔的肿瘤,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性疾病,肿瘤的颜色多呈灰红色或深褐色且质地较软,长期... 详细»
-
-
胸腺瘤手术后多久康复
胸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在外形上呈扁平椭圆形状,是人体最先衰老的器官。而胸腺瘤是胸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往往来自于肿瘤对周围器官的压迫,表现为胸闷、咳嗽、胸...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