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华平教授
跑步后气喘是很常见的事,但如果走快两步或爬两三层楼就心悸气促,那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今年34岁的徐女士出现这种情况1个多月后前往医院就医,才知道自己患了风湿性心脏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的华平教授团队为徐女士完成了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这种微创手术不仅切口小,而且术后恢复快,术后一周徐女士已康复出院。
微创手术切口仅5cm,患者免受“开胸”之苦
华平教授介绍,风湿性心脏病导致徐女士二尖瓣重度狭窄并中度返流,但以往常规的二尖瓣置换手术都需要做一长约15cm的胸部正中切口,并锯开胸骨才能完成。考虑到徐女士对手术伤口美观的要求,结合徐女士病情,华平教授决定为她施行微创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
2019年1月21日,在该院麻醉科纪风涛副教授及手术室等部门的配合下,华平教授为徐女士施行了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术中在徐女士右侧乳房下做了一长度仅为5cm的小切口,在全胸腔镜下施行了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团队密切配合,仅用时3小时20分钟便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仅为50ml。
由于采用了全胸腔镜手术,不但切口小而且隐蔽,既满足了徐女士爱美的意愿,而且术后恢复很快。徐女士术后4小时即拔除了气管插管并开始进食,术后24小时即拔除了胸腔引流管,术后第二天便已转到普通病房并下地活动,术后一周便已顺利康复出院。
外科微创化成主流,快速康复并发症少
“外科微创化已经成为指导整个外科治疗的理念。”华平教授指出,相较于传统开胸心脏手术,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感染风险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契合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除此之外,微创手术的实施也可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华平教授介绍,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是外科手术中最复杂和特殊的手术,相比较传统开胸心脏手术,全胸腔镜心脏瓣膜手术切口很小,所有的手术操作都只能通过腔镜器械来完成,所以要求术者具备更精湛娴熟的技艺,也要求手术团队配合更默契。因此,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大的心脏中心能常规开展全胸腔镜下瓣膜置换术。“这次手术是我院开展的首例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标志着我院心脏瓣膜手术已进入微创治疗的新时代。”
警惕活动后心悸气促,严重可危及生命
华平教授介绍,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损害,目前多认为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风湿性心脏病是亚洲国家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可造成单个或多个瓣膜病变,其中最容易导致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根据病情轻重,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咳嗽、咯血等症状,并可能并发心房颤动、中风、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出现活动后心悸、气促,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华平教授指出,换瓣手术是目前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方法,手术效果很显著。对于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要定期复查心脏彩超了解人工瓣膜的情况。对于更换机械瓣膜者,还应服用华法林抗凝,并定期监测凝血酶原国际比值,以保证治疗效果。
指导专家:
华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对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疾病等心脏外科疾病的外科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如何排查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怎么保养
风湿病心脏病的出现对身体影响很大,患者可能会出现活动能力下降,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心脏有杂音等各种现象。部分患者还可能会产生咳嗽、水肿,而且还可能会出现粉红色泡沫痰。当有这种现象出现时是不太正常的,因此需... 详细»
-
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目前倾向于手术治疗,未出现心功能失代偿时,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包括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如地高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的利尿剂,如呋塞米。 详细»
-
风湿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影像学的检查来作出诊断。通过心脏彩超,可以评价肺动脉的压力指标,瓣膜的病变,冠脉开口的面积,另外还有活动受限、关节的红肿等。另外,可在听诊方面,有胸膜摩... 详细»
-
风湿性心脏病的饮食
风湿性心脏病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风心病,主要是因为风湿热活动引起心脏瓣膜病变的一种疾病。早期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后期才会表现出心慌气短,咳嗽,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饮食对患者治疗影响很大,如果饮食... 详细»
-
风湿性心脏病怎么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又叫风心病,是由于风湿炎症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具体表现为三尖瓣、二尖瓣和肺动脉瓣等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的病因是受到链球菌的感染,基本的症状表现有身体乏力、咳嗽和心慌气短等,并咳出粉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