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梁洋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血液肿瘤科
d二聚体是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具有凝血功能,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主要用来检查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偏高,可能是年龄增长、妊娠、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原因造成。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机能下降,血液凝固性增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也会增长,伴有D-二聚体升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治疗,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2、妊娠:妊娠期,体内的凝血因子水平升高,会呈现出高凝状态,从而导致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D-二聚体升高。无需特殊治疗,产后会逐渐恢复正常,建议定期到医院做产检,如血常规检查、B超检查等。
3、糖尿病:患上糖尿病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物质的水平会明显升高,进而促进肝脏产生更多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会转化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降解后则会形成D-二聚体,常见症状包括口渴、身体消瘦等。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阿卡波糖片、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可起到降糖作用。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该病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凝血亢进、纤溶功能低下等情况,容易使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D-二聚体也随之升高,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建议遵医嘱应用硝酸甘油片、硝酸异山梨酯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促进病情改善。
5、深静脉血栓形成:患病后深静脉中的血液异常凝结,形成血栓,此时纤溶过程也会启动,从而生成大量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也会升高,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可进行血管介入治疗,如导管溶栓术、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等。
此外,还包括肾病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脓毒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恶性肿瘤等原因,建议前往正规医院的心内科、内分泌科、血管外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等科室就诊。
-
-
纤维蛋白原偏高
出现纤维蛋白偏高的症状,可能是由于患有心肌梗死、术后感染、脑梗等疾病造成,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的处理措施。1、心肌梗死:该病会导致患者身体内部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引发血流变慢,进而导致纤上述情况。... 详细»
-
-
纤维蛋白原偏高的饮食
对于纤维蛋白原偏高的患者来说,平时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第二是要注意避免一些脂肪热量过高的食物,以免要加重病情。第三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第四平时饮食要... 详细»
-
-
纤维蛋白原偏高的危害
患者出现纤维蛋白原偏高,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危害:第一、纤维蛋白原偏高可能见于一些心脏病,比如心肌梗死,如果纤维蛋白原越高,说明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越大;第二、血浆纤维蛋白原偏高的话,也可能会促进患者动脉发... 详细»
-
-
纤维蛋白原偏高的危害
凝血功能主要依靠血小板、纤溶系统、凝血系统以及血管内皮系统的共同作用完成,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分别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纤维蛋白生成以及凝血酶原的激活。在临床上,纤维蛋白原也被称为血纤维蛋白原,是由... 详细»
-
-
纤维蛋白原偏低吃什么
纤维蛋白原也被称为血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由三对不同的多肽链组成。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反应底物,可以参与机体的止血过程和凝血过程。在凝血的过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