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邢艳利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呼吸内科
通常情况下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呼吸、心跳、血压恢复了,可进行下一阶段抢救治疗。如果抢救了30分钟后,没有任何的改善,或者已经出现了死亡的征象,例如尸斑或尸硬等,这样的情况下是需要放弃抢救的。 心肺复苏是对于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急救的手段。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做心肺复苏治疗的,能够很好的在危急时刻挽救患者生命。但是心肺复苏也是有一定副作用的,很容易导致肋骨骨折或者是气胸的现象,所以需要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操作。
-
-
普及心肺复苏的意义
普及心肺复苏的意义,主要是为了增加抢救的成功率,因为心血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方法,心脏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医院之外,而且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的进... 详细»
-
-
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
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是患者的自主呼吸和心率将会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呼吸和心跳停止相关的症状将逐渐减轻,皮肤的颜色将从苍白色或紫绀色恢复到红润的状态,意识障碍的程度也将逐渐的降低。例如,从深度昏迷到浅... 详细»
-
-
急救心肺复苏的方法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的环境中,然后进行急救。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1.判断意识: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2.呼救帮助立即寻求附近人员帮忙。3.判断心跳、呼吸解开... 详细»